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10月总第381期:我国新型信息消费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杜冠德张厚明

(2024-12-13 14:14:49)
我国新型信息消费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杜冠德 张厚明
摘要:新型信息消费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消费领域渗透而产生,近年来已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我国新型信息消费已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智能化消费成为支柱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路径包括:以消费元宇宙加速发展推动传统互联网营销与购物模式升级,以虚拟现实行业发展突破及广泛应用推动精神文化消费步入新时代,以脑机接口技术突破和应用推动康复医疗开创新局面。当前我国扩大和升级新型信息消费面临新型信息产品普及度与智能化水平低、专业化多样化体系化发展程度不高、新型信息服务消费支撑技术与应用需求匹配能力待提升等问题。本文提出需大力提升新型信息消费发展能级,加快培育构建扩大内需新支柱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信息消费;智能家居;元宇宙;虚拟现实;脑机接口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61/j.cnki.zggqgl.2024.10.004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消费在我国经济领域表现突出,其中新型信息消费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消费领域渗透,是未来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新型信息消费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多元化产业格局,但总体发展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我国需通过全面加强创新力量的战略统筹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发水平,促进智能消费产品功能优化与普及;加强行业发展政策指引、专业人才培养及供需结构匹配能力,推动智能消费产品专业化、多样化、体系化发展;借助战略组织机制创新提升虚拟现实、元宇宙和脑机接口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级,实现新型信息服务消费加速发展突破;综合施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扩大新型信息消费需求;持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提升新型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能力。

一、我国新型信息消费发展现状

(一)已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我国新型信息消费领域创新活跃、辐射广泛,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品加速涌现,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新型信息产品,以及在线教育、智慧医疗等新型信息服务加速发展,新型信息消费已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根据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预测,5G的应用将推动形成十万亿级包括新型信息消费在内的信息产品市场,2020—2035年,我国信息服务消费(包括生活类服务、公共服务、行业类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3.9万亿元。
(二)已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指出,我国智能家居产业已构建形成纵向互联的产业链生态,上游产业的国内科技力量逐步强劲,近两年“制造+服务”型企业明显增多。我国智慧医疗行业目前已形成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五大产业集聚区,以智能硬件、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医疗信息化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也基本形成。据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我国智慧健康行业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预计2023—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2028年行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我国在线教育行业目前形成了由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四大领域构成的在线教育体系,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在线教育行业规模达5901.9亿元,上述四个子行业的规模占比分别为47.1%、19%、20.3%和13.6%。
(三)智能化消费成为扩大和升级新型信息消费的支柱行业
中新经纬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和浪潮卓数联合发布的《2023“双11”消费洞察报告》显示[1],智能化产品表现亮眼,例如智能家居产品中的智能床垫、电动升降桌、智能防盗门销售额同比增幅均超过50%;IDC(国际数据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双11”前两周智能扫地机器人销售额达24.7亿元,同比增长20.8%。据尚普咨询集团数据,2023年我国家庭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为959.2亿元,同比增长32.8%,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到约3000亿元。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将保持快速发展,到2027年行业规模可能将超过1.1万亿元。另据Morketing Research调查数据[2],我国58.1%的消费者表示,购买智能烘干机、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的主要因素是其能够大幅提升幸福感。

二、未来新型信息消费发展的新路径

(一)以消费元宇宙的加速发展突破,推动传统互联网营销与购物模式升级
传统互联网是二维数字空间,在网上营销和购物过程中,商品信息的传递方式、传递能力、传递效率和传递效果较为有限。元宇宙作为三维数字空间,是传统互联网的全面升级,通过在三维数字空间中以虚实结合的方式构建数字化的人、商品、营销平台和内容等要素,能够使商家以立体化、可视化、可交互、便捷化、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对商品进行全面的展示,使消费者能够方便、快捷、全面地了解商品特性,并且基于元宇宙环境下具有的沉浸感,能够让消费者在虚拟环境中获得真实的购物体验。消费元宇宙作为商品流通、供需对接的新平台、新模式,能够显著减少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将商品信息更快速、更全面地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促进供需对接,扩大消费需求。目前,以美国沃尔玛为代表的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已开始尝试基于元宇宙建立数字商场。
(二)以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突破和广泛应用,推动精神文化消费步入新时代
在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消费的新时代,虚拟现实将会成为关键性的战略支撑技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环境可交互、体验更真实、具有沉浸感、虚实相结合的数字世界,能够克服地理空间等众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将生活中的美好愿望融入虚拟场景,为精神文化消费开创全新空间。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教育、旅游、娱乐、社交、文化等众多领域,是精神文化消费升级的关键性载体。据IDC预测,2022—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行业投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8%,增速居全球首位[3]。
(三)以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推动康复医疗开创新局面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采集、监测和分析大脑神经细胞电信号,可以实现人类精神意念与电子和机械设备之间的交互,是未来新型信息消费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撑技术。其中,非植入式脑机接口以无创伤、更便捷等特点更容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因而更具消费发展潜力。脑机接口最主要的消费应用场景是在医疗健康领域,为帕金森病、中风、癫痫、抑郁症等神经性疾病患者进行检测、分析、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及为截瘫等疾病患者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技术性解决方案。据麦肯锡测算,2030—2040年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1450亿美元,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为主的严肃医疗市场规模为150亿—850亿美元,以情绪评估与干预为主的消费医疗的市场规模为250亿—600亿美元。

三、我国新型信息消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型信息产品的普及度和智能化水平总体较低
一是产品普及程度仍然较低,市场潜力和空间有待深入开拓。根据德国Statista(全球统计数据库)数据,当前我国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为13%,其中大部分品类的渗透率不足10%,与西方发达国家35%的渗透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二是人工智能(AI)应用技术成熟度和产品智能化水平有待大幅提升。目前,语音和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AI技术在我国智能家居行业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因而智能家居产品在准确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的能力整体偏弱,真正能够实现智能化决策反馈的产品相对较少,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消费者体验不及预期、不够理想,阻碍了智能家居的广泛普及应用。
(二)新型信息产品的专业化、多样化、体系化发展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种类较为有限,形态单一、功能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其中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在家庭服务机器人中的占比约为65%,其他品类的机器人产品相对较少。扫地机器人产品类型和功能比较单一,根据有关调查,超过60%的消费者对当前的扫地机器人产品感到失望。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智能手环的功能主要集中于心率和睡眠监测、步数统计等方面,产品功能较为简单,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虚拟现实(VR、AR)设备目前主要集中于游戏行业,并逐步向视频和直播等领域拓展,但在其他社会生活场景中的应用总体较少;此外,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感知功能方面的新型信息产品较少。
(三)新型信息服务消费的支撑技术与应用需求的匹配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虚拟现实与元宇宙领域。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元宇宙产业专委会理事、5G+VR教育云平台“摩尔空间”创始人杨建晖指出,目前我国VR教育行业存在三大问题:VR硬件技术、空间定位追踪技术和交互技术尚不成熟;缺乏体系化的VR教学课件内容;市场上存在的低质量的VR产品给消费者造成了误解和消极影响。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对于我国数字文旅产业的发展,目前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尚不能匹配元宇宙项目的内容建设需要,元宇宙在文旅行业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二是脑机接口领域。目前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在信号采集电极、接口芯片、信号解码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方面仍面临挑战。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数量高达860亿个,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极为复杂,对脑电信号进行准确、全面的采集和解析具有相当难度。

四、对策与建议

(一)全面加强创新力量的战略统筹,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发水平,推动智能产品功能优化和广泛普及
一是加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重点高校等学术研究机构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之间的战略合作,加快推动前沿学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以及增强学术机构对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全面提升我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的研发和供给水平。二是加强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可穿戴产业推进联盟、虚拟现实产业联盟、信息消费推进联盟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之间的战略合作,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信息产品中的渗透应用,提升智能消费产品的研发水平和功能水平,有效扩大产品的普及范围。
(二)加强行业发展政策指引、专业人才培养和供需结构匹配能力,推动智能产品专业化、多样化、体系化发展
一是加强对新型信息消费产品行业发展的政策指引,制定产业体系发展规划,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引导行业向专业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强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特别是兼跨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高端复合型研发人才,提升专业化、多样化产品体系研发能力。三是加强覆盖不同年龄段消费群体的新型信息产品供给体系建设,加强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老龄产业协会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战略合作,推动健康监测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健康养老智能设备专业化、体系化发展;面向中年群体共性需求以及青少年群体个性化需求,打造特色产品体系。
(三)创新战略组织机制,提升虚拟现实、元宇宙和脑机接口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级,推动新型信息服务加速发展和突破
汇集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创新力量,分别建立虚拟现实与元宇宙产业、脑机接口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支撑委员会,全面增强对虚拟现实与元宇宙产业联盟、脑机接口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战略支撑能力。建议在该委员会下设工程技术委员会、基础科学委员会和知识产权委员会等三个分委员会,以“产业联盟—工程技术—基础科学”式的战略支撑链条和机制,全面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级,以配套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推动新型信息服务消费实现加速发展和突破。
(四)综合施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扩大新型信息消费需求
一是提升产业和就业发展质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劳动附加值和收入水平。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竞争力,从而提升劳动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提升其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水平。优化农村土地政策;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率;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支持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二是优化税收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优化税收政策,进一步降低居民税收负担,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消除普通民众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的后顾之忧。三是培养居民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规划其家庭预算,实现理性消费、品质消费、绿色消费,引导形成合理的消费预期。
(五)持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提升新型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与消费者利益相关的新型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制,保障消费者购买到优质、安全、环保的商品和服务。二是建立完善的消费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包括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等,引导企业重视信用建设,加强对消费市场不良行为的监管和处罚,持续优化消费市场信用环境。三是在重要交通枢纽、核心商圈、重点产业园区等区域加快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型信息消费发展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环境。

参考文献:

[1]中新经纬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浪潮卓数. 2023“双11”消费洞察报告[R]. 2023.
[2]Morketing Research. 2023中国消费者洞察报告[R]. 2023.
[3]艾瑞咨询. 2024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R]. 2024.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辑:张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