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学习任务群阅读教学
(2020-06-04 14:44:10)
学习任务群阅读教学
1、李白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旅夜书怀》、王维绝句《山中》,一周时间,单篇教学:
(1)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2课时)
引导学生体会此诗“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以及诗人的深沉感慨。
对诗中游历山景和幻入仙境的部分展开想象,进行还原式鉴赏。
对诗中清幽、壮丽、惊怖、神奇的景色特点进行概括,对诗中跌宕起伏的情感。
此诗的主题,历来有多种解释,如有条件,可引导学生多元解读。
(2)教学《旅夜书怀》(2课时)
诗歌的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注释1,说说诗歌颔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含义
诵读诗歌尾联,想象“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3)教学《山中》(1课时)
赏析《山中》绝句诗“诗画合一”的特点和潇散冲淡的诗学风貌。
(4)整合、总结(1课时)
“唐朝的诗”和“诗的唐朝”
2、专题研习:
环节1:诵读、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1课时)
环节2:诵读三首唐诗,每人提出一个探究小话题,全部交流、整合出若干个探究性话题(1课时)
(1)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三位诗人仕途受挫后的不同态度。
(2)浪漫、忧愁、闲适——从三位诗人不同的死亡结局看三人的诗风。
(3)三位诗人对“水”的不同描写。
(4)三位诗人在三首诗中不同的取景特点。
(5)三首诗中景和情的不同结合方式。
(6)试比较三首诗中虚与实的有机结合。
(7)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将抒情法归为三类,一是奔迸的表情法;二是回荡的表情法;三是蕴藉的表情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8)请简要分析诗歌体式(歌行、律诗和绝句)的选择和运用与诗(躁动、节制和闲适)的关系。
(9)李、杜、王的诗歌尽管风格各不相同,但为什么都是不折不扣的盛唐之音?
(10)道、儒和佛教各自独有的意识是如何分别在诗作中反映出来的?
环节3:组成学习小组,任选一个话题,自主研读文本,小组合作学习。
环节4:每组制作一个课件,全班分享研读成果(2课时)
3、任务学习:编制“我的唐诗自选集”
主题:移天缩地在君怀
情境: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唐诗选集丰富多样,各有特色,我们走进唐诗,自主赏 读,不妨编制我的唐诗自选集。
任务:编制“我的唐诗自选集”(一周内,不少于15篇)
资源:
1. 学习资源:
2. 线上支持:
活动:
活动1:定人定类
浏览唐代诗人的诗集或诗选,初步确立“我的唐诗自选集”的范围,可以是个人诗选或群体诗选,也可以是诗体分类或主题分类,等等。
活动2:选篇组元
精选15篇作品,分组分类编成“我的唐诗自选集”:制作PPT,和同学交流选篇、组元的理由;调整自己的选篇、组元。
活动3:诵读吟唱
熟读作品,挑选一首作品,配乐朗诵,有条件的话,可以学习吟唱。
活动4:评点赏析
任意跳远8篇诗作进行评点,挑选最喜欢的一首诗写一篇赏析文或评论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活动5:编辑交流
给“我的唐诗自选集”取个名称;写一篇前言或后记(可以尝试用文言);编辑、排版,配制插页、配图,做成纸质稿或电子版的自选集;举办班级自选集发布会。
学习任务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素材与运用范例、语文实践的话题与情境、语体与文体等,覆盖历来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类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养语文文字运用基础能力,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