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的作用是基础性、决定性的

(2016-10-12 09:01:30)


语文的作用是基础性、决定性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不少教师对语文的基础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大张旗鼓地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些故弄玄虚,认为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分散学习其它学科的精力,甚至不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这些认识不但非常片面,而且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加以改正。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强调,语文课程的作用在于打下“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一、语文的综合性——基础性、思想性和精神性集于一身

语文能力是一个人成长、发展和工作、生活的基础。语文是思维的凭借,是用来交流思想感情,是负载文化、知识的,这正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特点。一般的说,人们学习语文的直接目的在于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这是从其应用价值(其显性功能)方面来着眼的;但是,语文的特殊性决定了学习语文的价值远不止这一点。语文作为一种文化、知识的载体、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文化、知识,传播文化、知识、储存文化信息,是构成人的文化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语文教学本身就带有文化渗透和教育的性质。

语文教育应该包括学前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教育。在婴幼儿时期,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语文教育。这不但出于婴幼儿参加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还因为语文是婴幼儿整体素质提高、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因为语文是唤醒儿童潜能、激活儿童思维的主要手段。也正因为这一点,语文才能称为具有“人文性”,它不但具有彰显性的交际功能,而且具有内隐性的精神培育功能。

语文饱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给予学生精神世界的营养是多方面的。因为在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已经渗透了某种态度与作风的培养,实际上是进行了做人方面的教育——品德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际上也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

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不单纯是文化的传递,而且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精神的养育。

二、语文的承载性——是各种知识的唯一媒介和载体

媒介、载体特征是语文的突出特点。语文是“百科之母”,意思是说其它百

科是在语文这一土壤上产生并成长的。首先,各类学科知识都是人们思维的结果。我们知道,人们的思维过程离不开语文,人的思维必须依靠语文这一特殊的符号才能进行,否则思维就会是一团乱麻。其次,思维结果的呈现离不开语文,语文是各学科知识传承的唯一载体。

所有信息(不管是听来的,还是看来的),以至于任何一门具体学科研究成果,无一不是凭借语文的诸要素(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来传达的。其它学科的知识依靠语文来呈现,因此学习知识和获得必需的技能,首先要利用语文这一基础工具。如学习数学知识,离不开语文:解数学题时,分析审题需要语文,诠释证明需要语文,归纳答题也需要语文。 

语文是各学科知识的载体,语文知识水平低,没有对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就是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语文的渗透性——生活中时时处处是语文

语文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存在,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成熟。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共生共存,语文早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无处不语文。”有一段话说得好:“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沉浸于歌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立即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美饲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当你发表演讲、主持会议,甚至一个饱含深意的眼神,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小说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课本是语文,音乐、美术、体育也离不开语文。一位中学生的形象概括更为贴切:“数学、物理和化学是固体;音乐、美术和体育是液体;而语文是气体。”是的,语文就好像是空气,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语文。

四、语文的益智性——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

由于语文是思维的凭借,所以,语文的益智功能非常突出。语文与思维、智慧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婴幼儿时期,大脑的沟壑形成与语言的学习、运用成正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一段,管一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所以,在语文教学改革大多是紧紧围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这一核心,改变以“灌”为主的方式,代之以学生智能的开发与培养,将语文教育改革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语文是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基础工具学科。语文具有基础性、统领性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学科。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一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去敏捷、准确、高效率地处理其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果把语文比喻成一片肥沃的土地,那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就将是语文对人们的最好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