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2014-12-02 16:45:03)
标签:
教育 |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通知
鲁教基字【2012】
各市教育局: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
附件1:
课 |
年 |
周总课时数 |
占九年课程总比例 |
国家要求比例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
品德与生活 |
2 |
2 |
|
|
|
|
|
|
|
20 |
7.3% |
7~9% |
||
品德与社会 |
|
|
3 |
3 |
2 |
2 |
|
|
|
|||||
思想品德 |
|
|
|
|
|
|
2 |
2 |
2 |
|||||
历史与 社会 |
历史 |
|
|
|
|
|
|
2 |
2 |
2 |
6 |
4.0% |
3~4% |
|
地理 |
|
|
|
|
|
|
3 |
2 |
|
5 |
||||
科学 |
科学 |
|
|
2 |
2 |
3 |
3 |
|
|
|
10 |
8.8% |
7~9% |
|
物理 |
|
|
|
|
|
|
|
2 |
3 |
5 |
||||
化学 |
|
|
|
|
|
|
|
2 |
2 |
4 |
||||
生物 |
|
|
|
|
|
|
3 |
2 |
|
5 |
||||
语言 |
语文 |
8 |
8 |
7 |
7 |
6 |
6 |
5 |
4 |
5 |
56 |
20.4% |
20~22% |
|
外语 |
|
|
2 |
2 |
2 |
2 |
4 |
4 |
4 |
20 |
7.3% |
6~8% |
||
数 |
4 |
4 |
4 |
4 |
5 |
5 |
5 |
4 |
5 |
40 |
14.6% |
13~15% |
||
体育与健康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3 |
29 |
10.6% |
10~11% |
||
艺术 |
美术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5 |
10.9% |
9~11% |
|
音乐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5 |
||||
综合实践 |
|
|
2 |
2 |
3 |
3 |
3 |
3 |
3 |
19 |
16.1 |
16~20% |
||
地方与学校课程 |
4 |
4 |
3 |
3 |
2 |
2 |
2 |
2 |
3 |
25 |
||||
周总课时数 |
26 |
26 |
30 |
30 |
30 |
30 |
34 |
34 |
34 |
274 |
|
|
||
学年 |
910 |
910 |
1050 |
1050 |
1050 |
1050 |
1190 |
1190 |
1122 |
9522 |
|
|
||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程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每学年按35周计; |
||||||||||||||
|
||||||||||||||
|
||||||||||||||
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总课时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
附件2:
一、本次课程设置调整遵循的原则
2.均衡课程设置。
调整依据:
1.
2.
3.
4.
1.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由原来的3课时均调整为2课时。周课时数
由原来的22课时调整为20课时,所占九年课程比例由原来的8.0%调整为7.3%,符合国家7~9%的比例要求。
2.七年级的地理由原来的2课时调整为3课时。周课时数由原来的4
课时调整为5课时,历史与地理的周课时数由原来的10课时调整为11课时,所占九年课程比例由原来的3.6%调整为4.0%,符合国家3~4%的比例要求。
说明:七年级的地理课程教学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其难度较大,学生的理解与接收较为困难,实际教学中,三市教师均反映完不成教学任务。国家课程方案的2课时仅仅是针对历史与社会对地理的内容设置。现行的地理课程还包含国家科学课程的内容。所以,增加1课时。这一现象存在很多年了,教师反映较为强烈。鲁教基字【2002】19号文件附录的“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第四部分第五条也有详细说明——“初中阶段的学校在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3.科学课程中的科学五、六年级由原来的各2课时增加为3课时,化学
由原来仅在九年级开设,每周3课时,调整为八年级2课时,九年级2课时。生物学科七、八年级原来各3课时调整为七年级3课时,八年级2课时。科学门类的周课时数由原来的22课时调整为24课时,所占九年课程比例由原来的8.0%调整为8.8%,符合国家7~9%的比例要求。
说明:小学科学学科教师普遍反映,小学科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面较为广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应该增加科学课程的课时,所以在五、六年级各增加1课时。化学课原来仅在九年级开设,本次调研过程中三个市的化学教师们一致反映,由于初中三年级面临初中升高中的复习和考试,并且初中三年级上到六月初即毕业离校,学生在校学习化学的时间只有半年左右,且课时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为高中的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强烈建议分散教学内容,延长教学时间。所以,在八年级开设2课时,九年级开设2课时。生物七、八年级的教学内容在5课时内可以完成,所以缩减了一课时。
4.语言课程中的外语学科五、六年级由原来的每周3课时调整为每周2
课时。外语学科由原来的每周22课时调整为20课时,由原来的8.0%调整为7.3%,符合国家7-9%的比例要求。
说明:外语原课时数略超国家课程设置比例,所以将此比例降了下来。
5.体育与健康,原来的一、二年级各3课时,调整为各4课时,总课时
数由原来的27节调整为29节,由原来的9.9%调整为10.6%。符合国家10-11%的比例要求。
说明:原课时数略低于国家课程设置比例,在2001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有小学一、二年级建议开设每周4课时的建议,所以在一二年级各增加1课时。使课时比例达到国家设置要求。
6.地方与学校课程七年级由原来的4课时调整为2课时,八年级由原来
的3课时调整为2课时,九年级由原来的2课时调整为3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周课时总数由原来的27节调整为25节。综合实践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周课时数由原来的46课时调整为44课时,所占九年课程比例由原来的16.8%调整为16.1%,符合国家16~20%的比例要求。
说明:调研中教师普遍反映,地方与学校课程在七、八年级,专任教师缺乏,基本上由任课教师担任,在实际授课中也很难完全按照要求开设。所以,缩减其授课时数,以更合理地设置课程。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