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29条:君子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
(2016-02-25 12:09:44)
标签:
君子不器素其位而行 |
分类: 传习录 |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晳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1】,是意何如?”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2】;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3】。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4】。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1】及曾晳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
《论语·公冶长》
《传习录》257条 汝中曰:“观‘仲尼与曾点言志’一章略见”。先生曰:“然。以此章观之,圣人何等宽洪包含气象!且为师者问志于群弟子,三子皆整顿以对,至于曾点,飘飘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起瑟来,何等狂态。及至言志,又不对师之问目,都是狂言。设在伊川,或斥骂起来了。圣人乃复称许他,何等气象”!
疏解:
【2】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
《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雍也》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疏解:
【3】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
《中庸》14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传习录》218条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薄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薄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
疏解:
【4】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传习录》56条 :“许鲁斋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
《传习录拾遗》问:“许鲁斋言学者以治生为首务,先生以为误人,何也?岂士之贫,可坐守不经营耶”?先生曰:“但言学者治生上,尽有工夫则可。若以治生为首务,使学者汲汲营利,断不可也。且天下首务,孰有急于讲学耶?虽治生亦是讲学中事,但不可以之为首务,徒启营利之心。果能于此处调停得心体无累,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何妨于学?学何贰于治生”?
疏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