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总爱不耻瞎问。。。比如在看这部「国民名剧」时,就觉得脑筋不够用了。。。在第一部中乾隆皇帝说道:“朕仍按懋勤殿勾决之例,点烛、素服。杀人是大事,必须庄严郑重。”结果第二部中似乎就有这个情节的现场演绎。。。第一个吊诡的就是皇帝的“素服”(Blue???)
http://s13/mw690/003hJqxgzy6JM5iqO7ycc&690
查了一下,据《国朝宫史》所载,「勾到仪」如下:
歲秋讞,九卿會議以聞,得旨“情實人犯著覆奏” (清时,九卿会审既圆审后,死刑犯会有三种命运:情实、可矜、留养承嗣,真正要被杀头的就是情实的这帮人了。至于覆奏,历朝历代都有,唐时三覆奏,清时几奏?汗!还真不知道。)內閣按省份遠近,定期請旨。朝審中,欽天監擇日,內閣奏聞請旨。既允行,刑部豫進各省情實人犯黃冊,各道禦史進覆奏本。至日黎明,內閣大學士、學士、刑部尚書、侍郎、記注翰林俱集乾清門外。懋勤殿太監設寶座,案東向,陳筆硯文具。紅本處官陳黃冊。又設低案一於前,一於右。設朱筆、朱硯。巳刻,朝審勾到以卯時。皇帝禦懋勤殿,更素服(素服什么样?真是蓝色的??)
,陞座。大學士等常服(常服又是什么样?)脫素珠(素珠又是什么?),並由乾清門至(土犀)內。記注官四人自階左升入殿門,南向立(由方向来看,其背与皇帝背成90度角),內閣學士一人捧名單匣,大學士授覆奏本匣,暨刑部尚書等由階右升入殿門。捧黃匣學士折而中,詣前案西面跪(跪向皇帝)。大學士等趨至右案,南北面列跪。皇帝命大學士一人執筆。大學士承旨啟匣,展覆奏本於案。賜座,大學士咸一扣坐。內閣學士啟匣,以次舉名奏請皇帝展閱黃冊,大學士等各展閱所攜手折。詳酌宥否。其予勾者,大學士舉朱筆加勾。內閣學士斂名折于匣,大學士捧勾到覆奏本於匣,偕眾退。。皇帝還便殿。紅本處收黃冊。大學士以勾到本授紅本處批發。其朝審勾到本逕交刑科。(清时,复核程序有三,秋审,朝审,热审。本文主讲秋审,引文所述朝审也是其中一种。)
原来和珅说的「情实黄卷」就是“情實人犯著覆奏”的黃冊,不过勾决黄卷的人不是皇上,皇上就是去走个“过场”,是“大学shi”操刀代笔的。。。
http://s10/mw690/003hJqxgzy6JM5IyPzzf9&690
剧中还有勾决时三跪请免的桥段,不知这是不是当时这一“过场”的必备情节。。。。。
http://s11/mw690/003hJqxgzy6JM69fEBYaa&690
http://s1/mw690/003hJqxgzy6JM6gSoKca0&690
最后一个问题???乾隆皇帝这是在那里勾决人犯???「正大光明」那应该是乾清宫的匾额似乎与史记不和。。。。乾清宫似乎也不是勾决人犯的地方吧???这小子就不造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