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日医疗社会史# 痔疮:《医心方》引《疗痔病经》:“所谓风痔、热痔、阴痔、三合痔、血痔、肠中痔、鼻内痔、齿痔、舌痔、眼痔、耳痔、顶痔、手足痔、背脊痔、粪门痔、遍身肢节所生诸痔,如是痔病,受悉皆乾燥、堕落、销灭、必瘥无疑。”
按《说文解字》,痔者“後病也。从疒寺聲。直里切。”指痔疮无疑,然何谓鼻内痔、齿痔、舌痔、眼痔、耳痔、顶痔、手足痔、背脊痔?
原来古代医学术语中,痔字泛指息肉等赘生物,《赤水玄珠》:“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特于肛门边生。”比如鼻内痔,《医方类聚》云:“鼻中息肉,俗谓之鼻痔。”至于是不是与“痣”通假,素无研究,不敢断言。
前一篇:黑龙江发现疑似辽金时期手术器械
后一篇:古代“痔”字并非单指肛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