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乙肝的历史

(2015-04-30 15:29:46)
标签:

杂谈

#每日医疗社会史#乙肝发现的历史:乙型肝炎历史悠久,但其名称和概念被确认却是20世纪中期的事情。而且这个概念进入中国的时间就更晚。

 

20世纪40年代,英国医生F.O MacCallum在非洲研究黄热病时候发现许多接种了黄热病疫苗的士兵在几个月后出现肝炎。在黄热病疫苗中含有人血清,F.O MacCallum想起在医学文献报道中曾看到一些肝炎病例也是在接种了含有人血清的疫苗后发生的,可见这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染的肝炎,他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发现,当时诊所、医院消毒工作很差,有的未消毒注射器的针头上往往带有人血。F.O MacCallum怀疑在人的血液当中含有引起肝炎的病毒。
  二战结束后F.O MacCallum终于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这个问题,他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证实了他的假设,同时还搞清楚了肝炎不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也可通过性交和母婴垂直渠道传播。于是他将经消化道传播引起的一型肝炎称为甲型(A型)肝炎,由血液渠道引起的肝炎称为乙型(B型)肝炎。

20世纪50年代末,生物化学家Baruch Blumber最先确认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的抗原性物质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从而揭开了乙肝研究新篇章,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到了70年代已经确定Aa做为肝炎病毒的一部分引起乙型肝炎的发生(Aa——HAA即肝炎相关抗原;又称为HBsAg,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这个发现引发了卫生大变革,在60年代的美国,绝大多数血液来自于有偿献血者,出现很多输血后性肝炎。而接受输血的患者当中有一半出现肝炎。医学委员会认识到,如果对已被HBsAg污染的血液进行筛查,就可大大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1972年美国法律正式规定每一个献血者的血样必须经过HBsAg的筛查,所有血库对每一个血样进行检查,这样输血后乙肝的发生变得十分罕见了。此项举动为美国每年节省了5亿美元(当时币值)的医疗支出。一直到现在美国都是乙肝低发国家。

http://ww4/large/b36f5f00tw1ernmmnzjpuj20l40cmtcj.jpg 

在中国,乙肝的概念被广泛接受要迟到80年代,在此之前,未经仔细消毒的医疗器械、输血献血、母婴垂直感染都成为乙肝传染的渠道,尤其是70年代中国迎来生育高峰,新生儿中因为垂直感染获病者众多,目前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