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于赓哲
于赓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98
  • 关注人气: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城山汉画像石

(2014-11-28 12:57:58)
标签:

杂谈

两城境内还出土了很多有价值的汉画像石。这些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东单、西单、独山、青山、桃花山、南薄、北薄等村。画像石是古代祠堂、墓室等的石刻装饰画。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两城的汉画像石画面为浅浮雕,基础表现形式为阳刻块面。一般是在凿平而 磨光的略显粗糙的石面上雕刻图像,物像轮廓线外减地,人物相对凸起,呈浮雕状 人物的面部一般是稍加磨平,用阴线刻五官。画像石的内容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景象,如拜谒、讲经、车马出行、乐舞杂技、捕鱼弋射等;也有反映神话传说、神话人物的。如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等。至于个体画像选材多和死者生前爱好、习性有关。如死者生前爱好狩猎弋射,题材就多有相关情景;死者生前有战功,图像就多表现战争场面,以为炫耀。画像石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之差和贫富之别。这在画像石画面的布局、艺术处理上可以看得出来:地位较高的人身材就大些,所占位置亦显著些,刻工也精细;地位较低的人身材则较矮小,只占次要位置,刀法也粗糙。 
  两城汉画像石的发掘较早,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两城山盗走3块精致的画像石。1953年,大部分画像石被运往曲阜孔庙。70年代初,两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深翻土层,掘出一批画像石墓,但画像石被当作“四旧”砸烂,作了水渠、石桥、围墙的建筑材料。县文物管理所现收藏的两城出土的画像石有铭文画像石、西王母画像石、胡将军画像石等。 
  铭文画像石。两城出土带铭文的画像石有3块,分别为东汉永建五年(130年)、永和二年(137年)、永和四年(139年)的记铭。铭文字数均在70字以上。永建五年及永和二年的画像石,现存于曲阜孔庙。永和四年的画像石现存于县文化馆,画像石长1.04米,宽0.67米,画面为一垂幔厅堂,内中男女主人端坐,左立两侍女,右有4人持笏恭立。屋顶正中有两羽人背靠背作伺凤状。屋顶左边有大凤鸟1只,小鸟4只。两檐上各有1猴。画面两旁镌有88个文字,隶书,记载死者的身份及与丧主的关系。 
  西王母画像石。长0.565米,宽0.67米。画面为西王母袖手端坐,神态安详,冠上卧1鸟,双肩展出卷云,左右是伏羲、女娲手持便面;西王母右肩上部有隶书阴刻“西王母”3字。 
  胡将军画像石。已残。画面为一深目高鼻,头带尖盔的将军正飞马作战,马下为两军鏖战,刀枪并举之场面。将军肩部有阴刻“胡将军”3字。扁鹊针灸画像石。画面上扁鹊为人面鸟身,一排病人在等待就医。扁鹊一手牵病人手,一手持针。此石早年运放曲阜孔庙。1990年元月,被北京历史博物馆调去收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城画像石
后一篇:两城汉画像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