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才是有效学习

标签:
学习的格局》读后感 |
分类: 读后感 |
自主学习,才是有效学习
——《学习的格局》读后感
望海园中学
一、知识留存率:怎样克服学习的低效能现象?
为什么很多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内容却记不住?如何解决这种学习的低效能现象?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美国著名视听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戴尔先生认为,单纯地听讲和阅读所带来的“知识留存率”,分别只有5%和10%。如下图所示。
学习内容留存率最高的活动是主动把所学内容讲给他人听,高达90%;而留存率最低的就是被动式学习的典型——课堂听老师讲解。当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时,比如在讲解中加入视听、演示和讨论后,“知识留存率”一下就从10%提升到了50%。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呢?我们不能一节课只是让学生们认真的听、安静地读了,这样看似“规规矩矩”,其实怕是“一潭死水”。我们要让他们不但听、读,更要参与讨论、演示、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让每个人都能对所学内容有见解、有表达,都能有展示的机会,不大可能每个人都在全班展示,因为时间有限;但是在四人小组内、哪怕是在同桌两人之间,也应该让他们有表达的机会。还有布置作业方面,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去抄写,而要让他们动脑出题,第二天上学再互相交换做题、批改。或者分不同角度布置作业,让他们选自己喜欢的去做,这样的作业定会让他们印象深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知识留存率。
二、学习自控力:如何成为优等生?
很多家长问,什么样的孩子才能算得上“优等生”?作者的回答是,一个“优等生”除了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清晰的学习目标之外,还需要建立起五大核心能力和品质,它们是责任心、自律性、专注力、批判性思维和阅读力。排在前面的责任心和自律性是紧密相联的,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责任感,必须从儿时就开始。上学以后,家长变“懒”,孩子才能变勤快。决不可事事包办代替,那样孩子就会无所用心。以此类推,作为教师,在学习上,也不能事事都包办代替,有些知识需要归纳整理,与其自己弄好了让学生去抄,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整理来的效果好。作者的小儿子上小学时,老师布置的实践任务是每个孩子带上半斤面粉,一周内要带着它上学、放学,我记得以前有的学校是要求孩子带着一个生鸡蛋上下学的,这种体验活动不错,能让孩子小心呵护、用心记事。我在想,新的学期,我该让我的学生也做一个类似的实践体验活动,问题是让他们一周的时间带个什么东西上学放学呢?然后再写一篇作文谈谈感受。
三、情商力:终生竞争力。
情商不仅影响着孩子的自我情感认知和人际关系,而且对塑造孩子的性格也起着不可逆转的作用。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一种情绪智力,主要包含五个领域: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
做老师的都知道,其实我们班上的一些所谓“问题学生”,他们不仅仅是“学习后进生”,更有一部分属于情绪不稳定的“易燃易爆品”,稍有一点不顺利的刺激他们就可能发怒、攻击别人,或者敏感、哭闹,还有的以消极沉默、拒不改正来表达对老师管教的不满,等等。而教孩子能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不是很多家长能胜任的工作,尤其是有些家长自己的情绪管理都做不好呢。班主任和老师一定要这这方面下功夫做好。孩子到学校来不仅仅是学知识,更要学习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在书中,作者介绍了一套美国学校教给孩子的控制情绪的小工具,外号“12345”,如下图。
总结一下口诀:
1.
2.
3.
4.
5.
当学生记住了这个口诀后,我们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做角色扮演游戏了。比如模拟一个情绪失控的场景,我们提醒学生伸出5个小指头,从拇指到小指一步一步地操练口诀,这就是在练习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来教学生去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比如洞察别人的表情、聆听别人的心声、把赞美的话说出来等,总之,情商的培养要及早,不能等孩子长大进入社会、发现问题之后才想起来。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四、阅读力:关于一切学科学习
“未来的语文高考试卷,字数要从现在的7000字增加到1万字,要让15%的考生做不完!”这是“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透露的关于未来高考的改革方向。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教授也提到:“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因为英语要考两次,数学降低难度,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作文。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学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所以说,得语文者得高考。”
黄静洁说:“唯有自主学习,方能赢得未来。”父母和老师如果想让孩子的学习发生真正的改变,仅靠简单的威逼利诱是不行的。只有我们成长为一个内心更强大、知识储备更充分的父母或老师,才更有能力引导孩子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最终成为不怕接受未来挑战 的“优等生”。感谢黄静洁,给更多人指明了努力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