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2015-01-15 09:38:06)
标签:

教育

每日教学反思

分类: 教有一得

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一、关于教学内容。

这两天在准备第四单元复习课,因为学校要举行骨干老师复习引领课活动,很多老师去听。正好上周五全区语文老师参加培训活动,听了郑桂华教授的讲课和讲座后我很受启发,就想我的复习课中要有哪些新知识?复习课可不能只是复习学过的知识,“炒冷饭”,而要让学生有新的收获才行。于是想到两点:一是一字多义,将常用的文言词“虽”“之”“而”等字的几种用法归纳整理一下,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提高。二是提供一篇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让学生开阔视野,并且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最终选了《配套练习册》上的《朱买臣传(节选)》,还算比较适合。但是复习基础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准备的内容不少。有单字解释,译句,作者简介等。作课件也费了不少功夫。等到昨天整体算时间的时候,发现时间不够,内容多了,进行不完。于是开始删。重复的形式要删一些。有些内容前两节课复习过的,也删。《朱买臣传》,难度不大,适合他们做。两个段落不能少于15分钟。前面的复习内容要压缩在30分钟以内。并且是先在十班上,不能先练习一遍。只能凭经验了。反复看每一个环节,估计它的时间,还要安排哪一处让学生写,哪些是抢答。

二、要让最大多数的学生表现。

   郑教授说,一节课上发言的学生数越多,课堂参与的效果也是较好的,这是评价一节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不能把课堂变成少数优秀学生的表演场地。我要让最大多数的同学发言。所以我给每份题分别安排了小组的1、2、3、4号去答,再让男生、女生分别抢答,这样能保证最大多数的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课堂整体形式是两大排比赛。所以在每次答题环节中同学们非常踊跃,这也是因为我平时就常采用类似的奖惩措施,学生形成了比较浓厚的竞争氛围。尤其是每组四号的学生,在小组同学中是基础较差的,我给他们出的词语解释题他们都能答上来,虽然有的人抢答的不是很快,我也给他们加分,给他们表扬、鼓励,让他们很有成绩感,有自信心。整体的学习气氛很好,紧张激烈,当然也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让学生动笔与动嘴。

要想课堂容量大些,那么口头回答的题就多一些,但是不落实在写上,终究感到不扎实。可是写多了,课堂进度就慢,课堂容量就小。因为这之前第四单元的每一篇课文我都领着学生复习过了,写过了,所以这节课还是以口答为主吧。为了节约时间,第一次的诗词默写由同位两人分着写,每人写三题,再互相交换批改。再就是讲课外文言文的时候,让学生作笔记。但是感到学生写得不太够。在讲到重点知识的时候,即使不能全记,也要让学生把重点字词、知识点记一下,加深印象。

四、怎样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

  功夫要下在平时。第一,在“一字多义”环节,“好、而、之、临”这些字中,学生感到最吃力的是“而”字表示什么关系。这里用了不少时间。说明平时讲课时在“而”字上讲得不够细致,也没有系统归纳过。第二,讲《朱买臣传》,比较有意味,学生基本能了解文章大意了。不过《配套》书上出的题不是很好,有些重复。而我在备课时只是按照书上出的题和答案去作课件,却没有认真考虑一下这题和答案是否重复,要不要重新整合一下,等到上课让学生做题的时候,才发现题目答案是类似的。第三,要多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朱买臣传》的第一句的判断句式在十班没有与《五柳先生传》的第一句进行比较。还有好多字词是可以与课内文言文的字词进行比较的,比如“妻”字可不可以变成“妻子”二字?让学生复习一下古代“妻子”的含义。而我没有进行深入挖掘。

  总之,对比郑教授的课堂,我深感自己在专业素养上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包括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都需要我继续不断的深入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继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