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包你两小时学会五七言律诗格律(平仄)的规则

(2017-03-16 13:33:04)
标签:

诗歌

文化

娱乐

休闲

杂谈

 包你两小时学会五七言律诗格律(平仄)的规则

——学习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关于律诗(含绝句)的格律(平仄)的心得

忧伤伏特加(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近体诗(律诗)的格律(平仄)规则,在各种诗词学习班和专家讲座里讲的很多,洋洋洒洒,越讲越玄。叫初学者如坠五里雾,摸不着头脑。最近,我学习了一下我国古汉语专家、北京大学著名教授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一书,对五七言律诗(含绝句)的格律(平仄)规则,有以下体会,特写在这里,供初学写格律诗的友友们参考。如果您能按我说的如下几点,牢固掌握,包你两小时(至多两天)学会五七言律诗格律(平仄)的规则,做到能够识别别人诗歌的格律和自己写出合律的诗歌来。

一,汉字,分四声,一二声叫平声,三四声叫仄声,今音,以新华字典标音为准。古音,这里从略。律诗句子的平仄,就是按每个字的读音应该是平声或仄声来说的。

二,律诗(五七言律诗和绝句)要押同一个韵部的平声韵。所谓同一个韵部,今音,以《中华新韵》的分类为准;古音以平水韵为准,写诗时需注明。(通押的情形,这里从略)

三,五言律诗有四种标准句式(叫做律句)
1.
平平平仄仄, 

2, 仄仄仄平平,B式

3.仄仄平平仄,C式

4、平平仄仄平, D式
说明:1A,B,C,D是我为了便于叙述给编的号,后面你可以看到,这个编号对于掌握每首律诗的句子排列顺序很有用。

2、先牢牢记住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因为七言律诗的每个律句就是在五言律诗句式的前面加上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形成的。而所加的两个字,第一个字的平仄可以不论,所以,实际上只是第二个字的平仄和原来五言的平仄相反罢了。

你看这首诗: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式)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D式)

           欲穷千里目,平平仄仄  (A式)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  B式)

第三句的第一字,按格式 应该是平声,这里用了个仄声字,这是因为,按照律诗的要求,五言的第一字可以不论,(D式除外,后面讲)也就是可平可仄,所以诗人用了个仄声字,也算是A式的律句。

记住了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又能按照我们上面第一条讲的,分辨每一个汉字的声调平仄,我们就能看懂别人写的诗歌是不是律句,自己也就能慢慢滴写出合乎要求的律诗句子了。

四,五七言律诗句子的排列顺序(以五言为例)

律诗共八句,第一和第二句,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第七和第八句,分别构成一,二,三,四联,又分别叫做首,颔,颈,尾联,每联的上、下句平仄要相反(叫做“对”)。第三句和第二句,第五句和第四句,第七句和第六句,它们的头两字的平仄要相同(叫着“粘”)。因为对和粘的要求,律诗的句子的排列顺序很有规律。

(一)   先看清或选定第一句;这要分:

1、仄起,首句入韵的B ,仄仄仄平平

2、仄起,首句不入韵的C ,仄仄平平仄

3,平起,首句入韵的D式,平平仄仄平

4,平起,首句不入韵的A式,平平平仄仄

(二)首句看清或选定之后,第二句是固定的,B的下句是D,C的下句是D,D的下句是B ,A的下句是B .这样律诗第一联的组成,不外BD,CD ,DB ,AB 四种。

(三)后面句子的排列很简单,请按照我的编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接着往下排列,直到够八句为止。即:

1,B DB D A B C D A B

2,C D,  C D A B C D A B

3,D B,  D B C D A B C D,

4A B,  A B C D A B C D

你记清了五言律诗的四种律句和他们的编号,又按本条规则,你很快可以写出任何一首五言律诗的句子排列的。比如,上述C句打头,(仄起不入韵)第二句是D

他的排列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其他的排列依次类推。

其实还可以简单的记忆:律诗必须押平声韵,所以第二句不是B 仄仄仄平平,就是D,平平仄仄平,B的前面是A或D,后面六句是CDABCD(按字母顺序),D的前面是C或B,后面六句是ABCDAB(按字母顺序)。

五、五七言律诗律句的变通和拗救

(一)变通。根据王力先生的研究,五言律诗的第一字和七言律诗的第一、第三字,除两种情况外(详情见下),可以不论平仄。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三五不论”的实际含义,这是律句的变通。这也是我们识别一首律诗是平起或仄起以第二字为准的道理。

(二)拗救 诗人在写诗过程中,常有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这叫拗)这时后面适当地方补上一个平声(这叫做救),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主要由以下几种:

1,句式A的特殊格式。   句式A ,平平平仄仄,可以用 平平仄平仄 来代替。这种变式,诗人很喜欢用,常常在第七句出现,但此时第一字,必须是平声。(这是第一字不能不论的一种情形。)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的首句:          ” ,又如,王维《观猎》的尾联出句          ” 属于这种情况。

 2,句式D孤平拗救。句式D“平平仄仄平中,除去句末是押韵平声字外,前面只有两个平声字。如果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这时必须把第三字变成平声来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即原来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平平仄平。(这是第一字不能不论的又一种情形。)诗词格律专家王力教授找遍《全唐诗》,只找到两个犯孤平的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平仄仄平,(这里原句是D式,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仄仄平仄仄平,(看后面五字,原句也是D式,平仄仄平,这里第一字用了仄声)。
    
高适和李颀也许是一时疏忽,也许盛唐初期诗律未细,故意为之。这寥寥的两个例外适足以证明近体诗的孤平确为诗家的大忌。

3C 仄仄平平仄 中第三字用了仄声,第四字还是用的平声,而成为,仄仄仄平仄  的形式,这叫半拗,可救可不救。

4C 仄仄平平仄 中,如果第四字用了仄声,或者第三第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变成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这时对句D式“平平仄仄平”就必须变成平平平仄平,即对句的第三字必须变成平声字来补救。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

野火烧尽,仄仄平  原句型是C 仄仄平仄,(第四字应平而用了仄声,属“拗”)

春风又生” “平平仄平” 原句型是D 平平仄平

(对句第三字本应仄声,这里变成平声字,即救出句的)。

又如 陆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报国有万死,仄平仄仄仄仄仄

双鬓向人无再青平仄仄平平仄平

这里我们只看后面的五个字,(前面两字的平仄是在五言格律基础按平仄相反原则加的)

报国有万死,仄仄仄仄 原句型是C 仄仄平平仄(第三、四两字都应平而用了仄声,属“拗’)

 

人无再青   仄平 原句型是D 平平仄平

(这里的第一字“向”应平而用了仄声,而且是属于D句式的第一字,如果第三字不改仄为平就犯了孤平)。所以第三字由仄改平(“无”平声),既救出句的第三、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可以利用这首诗构成两救的口诀:报国有万死,再青。”无”字救两拗,佳例要记清。

5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任意两联组成,它可以是一、二两联,也可以是二、三两联,或三、四两联,或一、四两联。懂得了五七言律诗的排列规则,五七言绝句的句子排列就迎刃而解了。

后记:我原来也听过大学教授讲格律诗的课,听的时候好像明白了 ,下来以后,拿着一首律诗就不知是怎么回事,很茫然。这次学习,我掌握了以上要点,试着对选入《千家诗》里的二百多首五七言律诗(绝句)标注平仄,基本是屡试不爽。亲爱的朋友,你不妨试试。关键的关键是你必须牢牢记住律诗的四种标准句式和排列规则。四种句式连同英文字母编号,才24个符号啊,想来不是太困难吧。

忧伤伏特加201703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