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2015-04-14 08:28:37)
标签:

教育

分类: 共建共享

一、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

二、教材分析

    《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歌表演特点的歌曲,2/4拍,F大调。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歌曲蕴含了科学常识,是一首具有表演情节和科普意义的儿童歌曲。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2、了解力度的强度,能运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知道不同的力度能呈现不一样的音乐效果。

3、能与同伴分角色编创动作来表现他们的神态,并能表演出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生的故事情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

难点:指导学生能够唱准弱起。

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头饰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探究新知

1、音乐活动

师:在音乐当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强与弱,我们用F代表强,P代表弱。那同学们请你们再想一想,比强再弱一点的力度叫什么?比弱再强一点的力度叫什么?我们再想一想,它应该用什么记号来表示?

生:各抒己见(师适时引导)

师:在歌曲中,我们经常运用不同的力度来演唱,能使音乐作品呈现不一样的效果。

2、学习歌曲

1)导入:

   师: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好朋友一起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同学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好,那我们就一起把它们请出来吧!(课件出示:癞蛤蟆和小青蛙图片),同学们说它们长得像不像啊?那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找两位同学说不同,出示课件(小青蛙和癞蛤蟆的区别)。同学们我们认识了癞蛤蟆和小青蛙,我们知道它们虽有不同却长得很像,大家想像一下假如在朦胧的月光下,它们相遇了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带着问题听歌曲,教师给予评价,出示课件。

   2)教师范读

这首歌我们听着好听又有趣就是因为它的歌词与旋律的节奏高度地统一,教师示范按节奏朗读,同学模仿,全班齐读,对孩子的朗读予以评价总结,咱们xx班的孩子们节奏感真强!

3)教师范唱

学生边听边观察老师唱歌的声音力度,教师范唱,突出弱起,学生回答后总结弱起。

4)弹琴教唱、力度试唱、分角色演唱

指导弱起,跟琴学唱,会唱之后跟伴奏完整唱一遍。在学唱歌词中回顾上课之初学习的力度记号中强(mf)和中弱(mf,.讨论:你觉得歌曲中的癞蛤蟆和小青蛙分别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比较合适?找同学回答,分别试一试。男生女生分角色演唱,男生唱癞蛤蟆,女生唱小青蛙,引导学生编创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5)表演歌曲

同学们,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互相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爸爸和娃娃,我们知道它们虽然长得相近,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它们叫的声音、神态、语气等等,大家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编创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动作,现在先由老师当一回癞蛤蟆和小青蛙,请同学们来当评委,看看老师模仿的像不像?

找两名同学分别来扮演癞蛤蟆和小青蛙,上台表演的同学注重表演和对白,全班同学来伴唱。

七、总结

    同学们,老师真没想到你们不单歌唱的好,表演也这么棒!美好的时光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就要下课了,今天马老师给你们上课,非常开心,你们开心吗?希望以后我们大家都能更加喜欢癞蛤蟆和小青蛙、喜欢音乐、喜欢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好吗?同学们再见(在本课的音乐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