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拿大传奇歌手——莱昂纳德·科恩

(2015-05-26 16:28:03)
标签:

诗歌

文化

校园

情感

分类: 摘抄

                                       http://s6/bmiddle/003hGq8szy6SzrauxJb85&690

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飘泊在现代都市的游吟诗人,来自寒冷然而富有浓厚欧洲气息的加拿大城市蒙特利尔,英国文学是他的专业。早年以诗歌和小说在文坛成名,小说《美丽失落者》被评论家誉为60年代的经典之作。很偶然的机缘将他带入民谣领域,在Judy Collins的帮助下,将他的诗作配上简单的和弦,开始游吟生涯。以一颗敏感而细腻的诗人之心使民谣的情感表达和对生命细微处的沉思发挥到极致,而他独有的沙哑嗓音犹如历尽沧桑却又不忍弃绝尘世的智者,娓娓叙述着一个个夹杂着黑色幽默与宗教冥想的故事。科恩的嗓音具有犹太拉比一般不可置疑的魔力,不经意间将我们带回时间深处的记忆,直接面对灵魂细微的颤动,沉溺于美丽的遐想之中。

  Leonard Cohen(莱昂纳德·科恩),1934年生人,是游吟诗人,来自寒冷而富有浓厚欧洲气息的加拿大小城蒙特利尔英国文学是他的专业。早年以诗歌和小说在文坛成名,小说《美丽失落者》被评论家誉为60年代的经典之作。很偶然的机缘将他带入民谣流域,在Judy Collins将他的诗作配上简单的和弦,开始游吟生涯。他先后出版了《莱昂纳德·科恩之歌(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和《来自一个房间的歌(Songs from a Room)》等专辑。2010年1月31日,他获得第52届格莱美音乐奖终身成就奖。很多人都说Cohen首先是个诗人,然后才是歌手。然而,谁能抗拒他那要死不活自怜低沉的嗓音呢。他的词即使脱离旋律,仍然有深邃动人的力量。

  Leonard Cohen从来就不是快乐的。从他的作品你可以清楚看到,他自怜、愤世、犬儒、沉溺,但从来都不快乐。就像他的一身黑,和嘴边那两道深深的、刀刻一样的法令纹。他很少笑,笑的时候也像是在自嘲,或者讥诮,那不是快乐的表情。他穿西装,黑色的。他穿羊毛套头衫,黑色的。他喝大量的咖啡,烟不离手。他的眼神灼灼逼人,像两口深井反射着阳光。

        所谓“诗歌不分家”,诗既为一种有韵律感的文体,自然容易与歌相辅相成,然而放眼歌坛之中,称得上诗人的却寥寥可数,莱昂纳德··柯恩(Leonard Cohen)就是其中一位。有人称他为“摇滚乐界的拜伦”,和其他几位具诗人特质的创作歌手比起来,柯恩没有传奇的Jim Morrison那样迷幻颓废,也不似庞克女王Patti Smith的叛逆敏感,更不同于Chris de Burgh的优雅华美,或Bob Dylan的任重道远,柯恩就是柯恩,一颗总在深思的老灵魂,一缕总在爱恋的孤独男声,一个不爱穿牛仔裤的老嬉皮,他的歌与诗,看似平淡质朴却十分耐嚼。

  看看唱片封面的柯恩,有人说像达斯汀·霍夫曼,有人说像艾尔·帕西诺,仿佛洞穿一切的眼神和深深的发令纹,俨然一副过分沉郁的个人主义者形象。

       

作品年表:

     1956年,诗集《Let Us Compare Mythologies》(让我们比较神话), “首本诗集就赢得了文学界的肯定”

  1961年,诗集《The Spice Box Of Earth》(大地香盒),“早期书作中最受欢迎、最畅销的一本”。

  1963年,小说《The Favorite Game》(最喜爱的游戏),一个蒙特利尔青年犹太艺术家的画像。

  1964年,诗集《Flowers For Hitler》(给希特勒的花),Cohen首度有意识地作出摲匆帐鯏姿态。

  1966年,小说《Beautiful Losers》(美丽的失败者),“一部乖戾而虔诚却又无比优美的史诗”。

  1968年,唱片《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Leonard Cohen的歌),初试啼声就成为乐坛偶像;

  1968年,诗集《Selected Poems: 1956-1968》(诗歌自选集),凭这本诗集荣获“Gover nor-General Award”奖(加拿大最高文学奖)。

  1969年,唱片《Songs from A Room》(来自一间屋子的歌),更迷惘更忧郁的第二批经典歌曲。

  1971年,唱片《Songs of Love and Hate》,如专辑标题,爱恨交织,Cohen最为感情丰富的作品。

  1972年,诗集《The Energy of Slaves》(奴隶精神),这本伪浪漫主义诗集是Cohen反艺术的又一次尝试。

  1972年,现场唱片《Live Songs》(现场歌曲),早期歌曲+新歌的真挚生动的现场演绎。

  1973年,唱片《New Skin For the Old Ceremony》(新皮旧仪式),音乐结构和表现力最为丰富的专辑。

  1975年,精选唱片《The Best of Leonard Cohen》,前4张录音室专辑的最经典的歌曲精选。

  1977年,唱片《Death of a Ladies Man》(一个女士的男人之死),因音乐理念互相抵触,监制Phil Spector和Cohen的合作并不成功。

  1978年,诗与散文诗集《Death of a Lady抯 Man》,Cohen在这个时期似乎正经历着一场感情危机。

  1979年,唱片《Recent Songs》(近来新歌),思愁和孤独被幽默地化解,Cohen经历了黑暗的混乱后似乎已回复平衡。

  1984年,诗集《The Book of Mercy》(宽恕之书),在宗教意义上、精神上都深具启发性。

  1985年,唱片《Various Position》(多种立场),歌词隐晦音乐简约,轻涉流行和乡村音乐风格。

  1988年,唱片《I'm Your Man》(我是你的男人),尝试流行的音乐元素,法西斯隐喻使唱片似乎不太畅销。

  1992年,唱片《The Future》(未来),号召人们挑战所谓正义的定义和人生的失落。

  1993年,作品集《Stranger Music》(陌生人之歌),包括歌词、诗歌和一些游记片段。

  1994年,现场唱片《Cohen Live》(Cohen现场),来自他1988-1993年的现场演唱会。

  1997年,《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这本艺术画册中,收有Cohen的最新诗作,配上艺术家Henri Matisse的油画、素描、剪纸、插图、浮雕等21幅作品。

  1997年,精选唱片《More Best of Leonard Cohen》,后期歌曲精选+2首新歌+1首现场歌,Cohen从音乐上到演唱上均有改进。

  1999年,精选唱片《Greatest Hits》、《So Long, Marianne》,出道至今的最畅销歌曲之精选

  《God Is Alive, Magic Is Afoot》,2000英国出版这本诗画册,集Cohen的诗歌和伦敦两位有名的艺术家/设计师Sarah Perkins和Ian Jackson的艺术作品于一体。

  2001年,现场唱片《Field Commander Cohen-our of 1979》(旷野指挥官Cohen),来自1979年Cohen在英格兰举办的演唱会录音。

  2001年10月,唱片《Ten New Songs》(十首新歌)和女音乐人Sharon Robinson的合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