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

(2015-03-30 18:18:51)
标签:

教育

分类: 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连减算式中的简便运算。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教学时,我首先要学生独立思考,针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的算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虽然教参中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要求的把握上,因人而异。但我个人认为,如果学只停留在最基础的水平(掌握最基本的运算方法)上,那就没有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只有对学生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学生才会去思考,所以针对a-b-c=a-(b+c)这样的算式变形,我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让学生认真讨论什么时候运用这种变形更合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中的一些简便计算。

减法的性质最大的特点是将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由于有实际生活做为知识的支撑点,因此学生较顺利的掌握了新知。但发现还是存在两个计算上的错误:

一、审题不认真,学习欠灵活

如“做一做”中545167145学生无视题中数字的特点,仍旧把167145相加,没有意识到把两个减数相加并不简便。

二、应用意识薄弱

如果单一地出示计算题,学生会应用各种定律进行简算,但是遇到应用题,学生在列出算式后,没有运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的意识,照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