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533期发《目不识丁章》
(2025-06-23 15:29:17)目不识丁章
张曜,清代顺天大兴人,曾担任河南布政使、山东巡抚等职。不过,张曜与其他做官的人所有不同,他不是靠读书或者科考进入官场,而是因为他作战有功,获得了咸丰皇帝的奖励后成为知府的。
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张曜并没有读过几天书,大字不识几个。当了知府后,张曜在说话做事、为人处事方面,比起常人要多些粗鲁,还经常闹出笑话。当时,御史刘毓以他“目不识丁”为名,向皇帝上书弹劾他,张曜也因此被降职为总兵。
因被人瞧不起而降职,张曜窝了一肚子火,他立志要发愤读书赢回尊严。回到家后,张曜把自己的遭遇说给妻子听,同时表示,自己以后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
张曜的妻子蒯夫人颇具才华,她听了丈夫的表态后,打算试探一下丈夫是不是真的想要读书,于是说:“想读书还不容易,我就可以教你。不过,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诚心想要学习。”
张曜表情严肃地点了点头。为表决心,他还命人清扫庭堂,放上孔子牌位,并整理好朝服,让妻子坐到孔子的牌位前,自己则恭敬地给妻子行了拜师大礼。
从那以后,每天一有空闲,张曜便跟着妻子认真读书学习。为了激励自己,他还让人刻了一个“目不识丁”的印章,一天到晚戴在身上。如果妻子端起老师的架子,张曜也会起身恭敬肃立,并认真听讲勤做笔记。就这样,花了好几年时间,张曜跟着妻子读了很多书,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到了同治皇帝时期,张曜被调任山东巡抚。当时黄河水经常泛滥,老百姓苦不堪言。张曜上任之后,运用自己从妻子那里所学知识,一改以前用人力挑挖引河的方式,而是采用机器船来节节疏通河道。时间不长,他便有效地治理了水灾,处理了一件在当时看来非常棘手的事情,让当地老百姓拍手叫快,也对他的智慧赞不绝口。
从“目不识丁”到“学而不厌”,张曜用自己的谦虚和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并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添上了浓重一笔。
在平日的工作和学习中,当你志存高远抱定成功信念,不管你的老师是谁,自己年龄有多大,只要你肯下工夫努力去学,并为此坚持到底,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