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谊报》4月8日发《曹禺演戏入戏深》

(2025-04-10 06:25:56)
曹禺演戏入戏深
1927年,曹禺在南开中学读高二。一天,学校剧社的负责人张彭春找到曹禺,希望他能参加京戏《打渔杀家》的演出,曹禺一口答应下来。
因为曹禺爱好老生戏,这次自然由他主演剧中的萧恩,另一位男同学陈洪则反串萧桂英。排演的时候,张彭春每天都要给曹禺“开小灶”,仔细给他讲解动作要领,如何拿捏剧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等等。
两周后,《打渔杀家》在学校礼堂如期举行,场内座无虚席。当演到萧恩父女驾舟过江,决定杀渔霸复仇时,演出达到了最高潮。在夜间滔滔的江面上,萧桂英两次阻止父亲过江。萧恩一气之下,准备送她回家,桂英又不肯,哭喊道:“孩儿舍不得爹爹!”
这感人肺腑、无限伤情的一呼,感动得萧恩也哭唱道:“桂英,我的儿啊!”当时,因为曹禺对剧中人物入戏太深,忍不住失声哭了起来。对老英雄的落泪,曹禺作了精心的处理,不仅哭出了真情,而且哭得很有韵味。
这场戏演出了老英雄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唱与念,情真意切,声情并茂。台下很多观众都是含着眼泪为曹禺的精彩热情鼓掌的。此时,年纪轻轻的曹禺也因此深深体味到戏曲艺术从生活出发、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巨大魅力。这一点,也在他后期创作的剧本中完美地体现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