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11期发《每一棵树都有故事》
(2024-12-22 13:58:16)每一棵树都有故事
那一年,身体一贯硬朗的外公突然中风卧床不起,经过住院治疗后并没有明显好转。有一天,外公特地将全家人叫到身边吃力地说,他希望自己离开后,大家能将他埋在那片柿子林旁,他想一直与那些树长守相伴。
没过几日,外公便离开亲人而去。我们遵照外公的遗愿,将他安葬在那片繁茂的柿子林旁。当时,柿子树正值挂果的季节,青涩的柿子连同翠绿的树叶一起随风摇荡,发出“沙沙沙”的响声,好像在为主人地离去而哭泣难过。
种下第一棵柿子树时,是外公和外婆结婚的第一年。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新人结婚后,两人一定要亲手种下一颗树,不管什么样的树都可以。外公读过几天私塾,他没有像其他新人那样,栽一棵杨树或泡桐树,而是从集市上买回了一棵柿子树苗,栽到家门口不远的自留地里。当时,乡亲们都在背后讥笑外公,觉得柿子树成不了材,买回来根本没用。不过,外公却没有将那些风凉话当回事,他只是平静地告诉外婆,“柿”谐音“事”,柿子蕴藏有“事事如意”之意。其实外婆从一开始,也觉得种柿子树没用,但一听外公这样说,最后欣然答应下来。
柿子树在外公地精心呵护下,第三年便结出了十几颗柿子。虽然不多,但外公还是将那些柿子分给乡亲们几个,让他们尝尝鲜。看到乡亲们吃着香甜的柿子,平常不苟言笑的外公,这次却露出了满足的微笑。第二年,外公又买回了两棵柿树苗。这一次,再没有一个人说外公的闲话了。
几年后,三棵柿子树为外公一家带来了好运。那年,家乡大面积闹灾荒,许多人都饿得前心贴后背,外公家里也没有什么可以充饥的食物。此时,那几棵柿子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些挂在树上的柿子不仅让外公一家度过了艰难时期,也捎带着帮助几个特困户走出了困境。直到这时,乡亲们打心眼里佩服外公的高瞻远瞩。从那之后的每一年,外公都会栽下两棵柿子树。慢慢的聚少成多,最后发展成一片壮观的柿子林。
过了几年,母亲到了出嫁的年龄,外公亲手从柿子林里挖了一棵柿子树苗给母亲作“陪嫁”。一开始,奶奶嫌外公小气,啥陪嫁不好,非要将一棵烂树苗当陪嫁?为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奶奶没有给过母亲好脸色看。
母亲家教好,当然不会将奶奶的白眼放在心里,她只是和父亲一起,欢天喜地地将那棵柿子树栽到大门口。我出生的那年,柿子树开始挂果,母亲开心地说,这是她人生中迎来的第一次幸福时刻。外公到底是行家出身,他为母亲挑选的这棵柿子树每年结出的柿子非常多,帮我们家换回不少钱,奶奶慢慢的也就不再好意思说母亲什么了。
有一年,爷爷病重,全家人商量要不要卖掉这棵柿子树给爷爷治病。此时,奶奶却坚决地持反对态度,她说,这棵树给咱们家带来了许多好运,不能卖。最后,母亲从外公那里借了钱,给爷爷治好了病。现在,那棵柿子树还一直长在老家门前,几十年来也依旧枝繁叶茂。
闲暇时我总是在想,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宿命,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生长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生长在属于自己的那片方寸天地间。同时,它们也用自己的积极向上和不屈性格,带给树的主人无尽的欢乐和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