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山报》10月10日发《文人笔下柿子香》

(2024-10-17 16:04:44)
文人笔下柿子香
翻阅诗书,喜欢吟诗作赋的文人墨客对柿子也情有独钟,细细品味柿子文化,自有一番别样风趣。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专门写的一首《咏红柿子》。诗人看到伴随熹微日光与星影的红柿子,顿觉其调皮可爱,便想像红柿子吸收了日月精华,莹润而美丽。诗作表面看是描写柿子,其实更像在说诗人自己虽然一生几经沉浮,却矢志不渝,兢兢业业,以为万民谋福祉为安身立命之志!
老舍从小在北京长大,而北京人又喜欢在院子里种树,老舍当然也不例外。有一年,老舍特意托人从西山林场给他移植回两棵柿子树,栽到了院子里。在老舍的辛勤照料下,五六年光景,树干直径已超过海碗。等到每年秋天柿子成熟的季节,也是老舍最忙碌的时候,他会挨家挨户地将成熟的柿子送给朋友与街坊分享。在老北京的风俗里,这叫“送树熟儿”,是一种老礼儿。
值得一提的是,诗人臧克家曾收到过老舍赠送的柿子,但是,他觉得柿子鲜红可爱实在不舍得吃掉,就一直放在盘子里摆在屋中当做工艺品。后来,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还特意给小院起名“丹柿小院”。
据说汪曾祺也喜欢吃柿子,他曾在《晚饭后的故事》里写了买柿子的经验:“找个背风的旮旯儿,把柿子挨个儿排在地上,就着路灯的光,照得柿子一个一个黄澄澄的,饱满鼓立,精神好看,谁看了,都想到围着火炉嚼着带着冰碴的凉柿子的那股舒服劲儿。”短短几句话,将挑选柿子的手法写得明明白白,也将柿子本身的品质写得活色生香。
鲁迅爱吃甜食,柿子成熟时本身就很香甜,待做成河南荥阳的柿霜糖后,甜度更是有增无减。有一年,一位朋友给鲁迅带了两包柿霜糖,鲁迅打开一看:“是圆圆的小薄片,黄棕色。吃起来又凉又细腻,确是好东西。”见多识广的许广平还专门告知鲁迅柿霜糖的做法及功效,专治嘴角生疮。不过,等她说明白的时候,鲁迅已吃了大半,她连忙收起来。当天夜里,鲁迅还是忍不住把糖包拿出来,大饱口福,将剩下的又吃了一大半。看来,对于喜欢吃的东西,鲁迅也难以抗拒。
作家陈忠实的老家在陕西临潼,那里盛产火晶柿子,他曾这样描写当地的柿子:“食时一手捏把儿,一手轻轻捏破薄皮儿,一撕一揭,那薄皮儿便利索地完整地去掉了,现出鲜红鲜红的肉汁,软如蛋黄,却不流,吞到口里,无丝无核,有一缕蜂蜜的香味儿。”短短几十字,便引得人垂涎欲滴了,想要一饱柿子的口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