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4期发《戴季陶因读书巧结姻缘》
(2024-05-19 15:54:29)戴季陶因读书巧结姻缘
戴季陶(1891年—1949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理论家,著有《日本论》《青年之路》《学礼录》等多部著作,其一生事业有成,婚姻美满。不过,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戴季陶与妻子钮有恒的结缘,竟然是因为他平时养成的爱读书的好习惯。
1909年,戴季陶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投奔江苏巡抚瑞澄,随即被对方任命为江苏地方自治研究所主任教官。时间不长,瑞澄奉旨前往武昌就任两湖总督,戴季陶当时以属员的身份,亲自送瑞澄到阊门车站。等到瑞澄坐车离开后,戴季陶觉得时间宽裕,便打算去南京拜访友人。
在侯车室等车时,戴季陶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取出一本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写的《文学评论》看了起来。戴季陶平日里有喜欢看书的习惯,不管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一本书打发时间。当时,虽然侯车室人来人往,嘈杂喧闹,但戴季陶竟然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坐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书本当中。
戴季陶身居闹市而自心静的读书神态,很快引起旁边一位老先生的注意。老先生一定也是读书人,看到戴季陶在如此环境下看书看得那样认真,顿起爱怜之心,他立即让仆人给戴季陶送去一杯茶水。
正在读书的戴季陶顿时被眼前这位陌生的老先生的关心感动到了,他连忙起身向其道谢。非常自然的,两人开始交流起来。攀谈过程中,戴季陶得知老人竟然是吴兴名士钮耕孙先生时,顿添景仰之情。了解到老人也打算乘车赴宁时,两人很快相约一起乘车,一路上更是相谈甚欢。
抵达南京后,戴季陶与老人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他当时以为,和老人就此一别,再难相见。不料想,在两天后返回苏州的车上,戴季陶再次遇到了钮耕孙老人。这种“奇遇”让两人都万分惊喜,才认识两天,他们竟然像一对久别重逢的知己一样亲切。临分手时,老先生了解到戴季陶还未成婚,便婉转地提出想为其做媒。戴季陶也红着脸答应下来。
于是,钮耕孙便将自己的侄女钮有恒介绍给了戴季陶。钮有恒是湖州名士钮承聪的第三个女儿,聪明伶俐,曾在吴兴女学读书。在校期间,她精研学业,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毕业时,更是以最高分夺得第一名桂冠,引全校师生瞩目。
虽然钮有恒的眼光颇高,但见到戴季陶的第一面,便被对方的风流倜傥所折服。更难得的是,在当时那个特殊的环境下,两人都怀有激进的爱国思想,这更增加了双方的好感。于是,两人便开始交往,时间一长,感情也开始升温。最终在1911年春时,戴季陶和钮有恒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开始了他们幸福而甜蜜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