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时报》11月3日发《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023-11-05 12:24:06)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麦德龙超市是德国最大、欧洲第二、世界第三的零售批发超市集团,也是世界500强之一,分店遍布全球32个国家。麦德龙超市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和他们拥有的独特的管理人才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2022年的一天,一位名叫瓦格纳的年轻人应聘去了麦德龙集团,成为该集团的一名正式员工。上班没多久,瓦格纳就接到公司通知,两天后,集团将为一部分员工开展为期3天的EMBA培训。当时,作为重点大学博士毕业的瓦格纳觉得自己新东家的操作有些“无厘头”,将本应两年才能学完的内容,压缩至短短3天时间,到底能学到什么呢?
报到那天,瓦格纳同时被要求交100欧元的学习保证金。参加集团学习的人数多达300人,收上来的保证金至少超过3万欧元。就在大家猜测集团用这些学费做什么时,当时负责人当场表示,集团会根据所有学员的作业、考试以及上台演讲等进行考核,成绩名列前5名的,将分享这3万欧元的奖金。
听了负责人的这番话后,所有学员的积极性全都被调动起来。虽然分享的资金并不算多,但如果获得了这份荣耀,也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如此一来,许多小组到晚上11点还在教室里热烈
讨论和整理工作报告,为第二天的演讲做着精心准备。一天下来,紧凑的学习节奏、浓厚的学习氛围,加上导师们慷慨激昂的讲课热情,无不感染着瓦格纳,他仿佛又找到了自己当初上大学的感觉。
最终,瓦格纳经过3天的张紧学习,不仅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分享了那3万欧元,而且还被集团公司选为后备人才,随时会得到提拔,成为管理人员,这一令人心动的结果,是瓦格纳没有参加培训之前,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直到这时,瓦格纳终于被新东家这种特殊的培养人才的理念完全折服:集团领导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能轻轻松松便让员工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而且并没有投入多少成本。因为他们知道,一个有学习氛围的企业,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许多企业为了提升员工的素质,不惜花成本对员工进行全员培训,但往往钱花了不少,但并没有取得理想成绩。问题出在“人性”上面。因为喂到嘴的东西都不香,只有抢到嘴里的才香。凡是免费的,都没的热情;只的付费的,才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