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8月29日发《鲁迅的耿直》
(2023-08-29 13:04:32)鲁迅的耿直
1925年,鲁迅和刘半农都在《语丝》周刊工作,两个都是有学问之人,彼此也欣赏敬佩对方的思想与学识,但在文学批评上,二人皆有自己坚持的原则。
1926年5月,刘半农出版了白话小说《何典》。为了能扩大作品的影响,刘半农打算请自己的好友兼同事鲁迅作序。他觉得,于情于理,鲁迅都不会拒绝自己。因为在鲁迅最困难的时候,自己曾不止一次地帮过对方。
然而,令刘半农没有想到的是,耿直的鲁迅竟然当场拒绝了他。更令刘半农气愤的是,鲁迅不捧场倒也罢了,竟然还写了一篇文章来批评自己。鲁迅在文章中的言辞,如同他平时所写的那些文章一样,句句直刺刘半农的心脏:“我看了《何典》样本,以为校勘稍迂,空格令人气闷。半弄的士大夫气似乎还太多。至于书呢?那是:谈鬼物正像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鲁迅还说,刘半农并未脱离俗气。
当刘半农看到鲁迅批评自己的文章后,心情非常郁闷,他有种立即找鲁迅评理的冲动。他觉得,自己用心写出来的作品,不但推动了白话文的发展,而且受到了众人的赞扬,怎么可能像鲁迅说得那样一文不值?不过,刘半农最终还是克制住自己。待冷静下来之后,他再读鲁迅的批言,感觉说得句句在理,于是气也就消了一半。
第二天,鲁迅见到刘半农后,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亲自沏了一杯茶给刘半农。刘半农当然知道鲁迅给自己沏茶的含义,微笑着双手接了过去。两人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还像从前一样,是无话不说的朋友。
“遇见所是和所爱的,他就拥抱;遇见所非和所憎的,他就反驳。”这大概说明了鲁迅爱憎分明的人生立场,也是最令人值得称道的做人准则。因为在他的心中,做人不能没有自己的立场,更不能为了取悦他人说违心话。对待任何人都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