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讲与口才》17期发《人格与品德》

(2023-08-15 13:39:41)
人格与品德
1916年11月,34岁的蔡锷因病去世,悲从中来的梁启超为了纪念自己的学生,遂在上海发起设立松坡图书馆(蔡锷字松坡)。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筹建图书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关键的便是“集资不易”。
为了给松坡图书馆筹款,走投无路的梁启超打算“写字”卖钱。当时,每天吃过晚饭后,梁启超先是休息十分钟,然后抽支烟,于七点钟开始准时写作。如果哪一天有事耽搁没写,第二天早上他必会早早起床,将头一天没做的功课认真补上。因为梁启超文字功底深厚,当时他一个大字可以卖八块钱,每月可得两三千元。
不过,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想要建立一座图书馆可谓难于上青天,这一点梁启超当然也心知肚明。到了1923年,梁启超上书时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再次提起筹建图书馆的事情。不久,黎元洪下总统令,拨北海公园的快雪堂作为馆址。当年11月4日,松坡图书馆正式成立,梁启超出任馆长。
不过,图书馆虽然建设好了,但如何维持图书馆的正常开支和员工生活,又成为摆在梁启超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梁启超除了多方奔走借垫外,甚至还将自己的人寿单拿出来,向信托公司抵押借款。而图书馆接待外宾的费用,也一度从他个人薪金中支付。
因为工作强度太大,梁启超身体健康逐渐出现问题。不过,他在给儿女们的信中,依旧兴致勃勃地讲述着他的雄心壮志,还特别强调要借此培养人才:“我要放我心血在里头才能成,尤其要训练图书方面的人才,非我亲自出马不可。”字里行间,让人真切感受到梁启超为了图书馆事业不遗余力的奉献与付出,读来令人心酸与动容。值得一提的是,梁启超的次女梁思庄后来成为了著名图书馆学家,也算是了了父亲的一桩心愿。
为了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甚至不惜搭上自己性命,梁启超的人格与品德,奉献与选择,值得众人尊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