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青年》2023年6期发《将三百字压缩至一百字》
(2023-06-05 19:49:24)将三百字压缩至一百字
1951年,曹禺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后,剧院逐渐形成了一个惯例:不管是专业作家还业余剧作家,写戏前都要先拟就一个提纲,然后将写好的提纲交给院长曹禺“号号脉”。不过,想要轻轻松松地通过曹禺那一关并非易事。
当时,曹禺对提纲的要求极为严格,他要求所有人将提纲只能写在一张300字的稿纸上,还要字字入格,多一字不可。这个要求让所有人做起来都甚感艰难,每次写提纲时,大家都要使出浑身解数,对提纲进行深度“浓缩”,甚至如同写诗一样,字斟句酌,惜墨如金。
有一次,一位作家将写好的300字的提纲交给曹禺过目时,还有些意犹末尽,一心想要再补充一点。曹禺看后,不动声色地对那位作者说:“这300字应该是你认为最满意的300字吧?现在,请你将它们压缩至200字。”
那位作家听后,觉得这些字没有一个多余的,删除有些可惜,不过他还是按照曹禺的要求去做。不料交上去后,曹禺又命令他将200字压缩至100字。这位作家听后大吃一惊,急切地说道:我感觉不能再删除了,里面再没有一个多余的字。”
曹禺听后不动声色地反问道:“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会没有多余的字呢?”没办法,那位作家绞尽脑汁,最后无奈地将提纲缩减至100字。这次,曹禺微笑着说:“你之前认为那些删除不得的得意部分,现在删除后,有没有影响到整个提纲呢?”那位作者听后,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这时,曹禺才语重心地对那位作者说:“想出佳作,你就要学会删除你认为最得意的部分,因为我们不可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所有的东西来。所以,你必须学会忍痛割爱,最后你会发现,原来你删除的所谓的重要部分,都是一些细枝末节,根本不算重要。”这位作者认真地点了点头。
众所周知,曹禺的代表作《雷雨》中,有一段156字的独白:“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口,热烈烈冒一次,什么都烧得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嫉妒的人,都来吧,我在等着你们。”
结果在《雷雨》发表二十多年后,为了让剧本看上去更明朗,更切近生活,曹禺成功地将其删改成只有20个字的台语:“热极了,闷极了,这样的生活真没法子过下去了!”
曹禺曾提起为何要删除这些文字时曾说:“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称得上完美无缺,特别是对于文学创作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不断地进行修改,才会让作品变得更有韵味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