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10期发《潘天寿妙解老实与不老实》
(2023-05-18 13:37:20)潘天寿妙解老实与不老实
潘天寿(1897年-1971年),字大颐,现代画家和教育家,精于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其画风沉雄奇险,苍古高华,大气磅礴,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为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除了自己擅长作画外,潘天寿在教儿子画画时,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
潘天寿有两个儿子,次子叫潘公凯。读初中时,潘公凯加入了学校的一个绘画兴趣小组,从来没有拿过画笔的他,竟然每次都画得很不错,这让教课的美术老师喜出望外,觉得他是一棵学绘画的好苗子。于是,美术老师劝潘公凯能前往浙江美术学院附中读书。
潘公凯回家后,将老师的话转达给父亲潘天寿。潘天寿听后,思忖了一会儿,最后对儿子说道:“你现在长大了,学不学美术,全凭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你想学美术,我也挺高兴的,我所有的藏书,你都可以用得着,也都可以拿去看。”
那段时间,潘公凯画画的兴趣极其高涨,而且每画好一幅画后,他都要得意洋洋地拿给父亲看,他满心期待能得到父亲的夸赞和表扬。有一天,潘天寿拿着儿子那幅只是一味地模仿他人,而缺少自己心思的画作看了好半天,最后蹙着眉头告诫儿子:“你学习绘画时,有一点我必须要郑重地告诉你,做人必须老老实实,作画既要老实又不能老实。”
听了父亲这句像绕口令一样的话,潘公凯甚至是不解。潘天寿于是解释道:“作画要老实,一定要练好基本功,不能投机取巧;作画又不能老实,是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否则,你作出来的话就没有艺术性可言。”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后,潘公凯羞愧地低下头,从此他苦练基本功,最终也成为了有名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