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3期发《管理在问不在催》
(2023-04-02 15:38:11)管理在问不在催
拉尔夫·拉森1938年出生于美国布鲁克林区,是著名的企业家。于1989年至2002年担任美国强生公司CEO。在他的带领导下,强生公司的市值从140亿美元上升至1820亿美元,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其实,可能还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在没有担任强生公司CEO之前,拉尔夫就曾在公司里担任过销售总监一职。在拉森的领导下,当时的强生不管是产量还是销售业绩,全都在行业中处于领跑地位。可以说,拉尔夫的工作能力一直非常强大。更加令人敬佩的是,除了业绩外,在教导员工和管理方面,拉尔夫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有一天,拉尔夫手下一位名叫卡佩林的主管跑过向他请教:“我所在班组的员工做事没有一点主动性,也没有上一点进心,你推一下他动一下,你不催他就不做。这样对我的消耗实在太大了,有时候自己手头的事情一大堆,一看他们的活还没有任何进展,我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这样一来,下属们也嫌我急躁。您说,我该怎么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呢?”
对于卡佩林,拉尔夫还是比较熟悉的。年轻人上任还不到两个月时间。常言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对于卡佩林来说,上任之后一定想要做出一点成绩来。于是,他便每天生机勃勃地到处巡逻,看着这个不对,那个做得太慢,于是便不由自主地想要推一把。但很快卡佩林就发现,事情并没有按照他想的那样发展,下属们好像一种小玩偶,你拧一下,他跑几步;你不拧,他就很快停下来。这让卡佩林别提有多郁闷了。
听到这里,拉尔夫不动声色地问卡佩林:“出现这样的问题,你当时主动和你手底下的员工们沟通过吗?询问过他们为何工作的积极性总是不高呢?”听了拉尔夫的话后,卡佩林先是一怔,最后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拉尔夫叹息一声接着说:“你想要急于做出成绩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作为一名主管,你必须要清楚一件事,持续不断地用‘催’这个方式来教导员工,只能起到反作用。因为你越是‘主动指导’,员工们就会越发地‘被动消极’。”
说到这里,拉尔夫叹息了一声接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原来这件事员工最初的想法是‘我想做’,可是经过你一催,就演变成了‘你要让我做’。你想想,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会愿意自己被领导用‘无形之手’控制吗?所以我想告诉你的是,不管什么时候,管理之道在于问原因,而不在催进度。”听了拉尔夫的一番话后,卡佩林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做管理,在你忍不住想要去催那个“不主动”的员工前,一定要按住自己的手,先去关切地问问员工的办法,哪怕那个办法不行,我们也要相信他以后会越来越行。因为你传递的信息是,我把决策权交给了你,把节奏还给了你,你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这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