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21期发《知人最易,自知最难》
(2022-11-02 14:06:42)知人最易,自知最难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意是说,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认知自己的人则是强大的。所以,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只有充分认清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选定方向,确立目标,实现理想。
萧乾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开始在《大公报》当记者。当时,他花了一年多时间创作了一篇《梦之谷》的小说,且影响不错。然而此时萧乾却做出了不再写小说的决定。因为他自知自己实在驾驭不了那种‘大场面’,不如将全部的精力用在新闻写作上。而正是那些“豆腐块”,让萧乾名声在外。
不管处在哪一个阶级层面,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格局,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倘若不知自己之轻重,不晓个人之长短,人云亦云,人争亦争,即使天才,只为笑尔。
1931年,沈从文应聘至青岛大学,在那里教授中国小说史。时间不长,他在给胡适的一封里写道:“这里各方面很好,但我有自知之明,因为自己读书太少,总觉得十分惭愧,自己这样的一个蹩脚的先生,不能再胜任讲师一职。”最终,沈从文还是辞去了工作。
当一个人只有充分认清自己,才能选定方向,确立目标,实现理想。恰如在足球场上一样,教练根据球员的特点及专长,排兵布阵。因为,唯有人尽其才,方能笑论胜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也。
现实生活中,一个对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无法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和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做人做事,若是能够客观、理性地分析自己,自觉、清醒地反省自己,那么他才是拥有智慧之人。然而,许多时候,当我们身处在“别人”这个角色时,可能对其他人更能清醒而客观的认识;但当我们处于“自己”的角色时,往往却难以得到全面而真实的结论。
知人最易,自知最难。在这一条“自知”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前一篇:《晚霞》11期发《茶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