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9期发《君子之交》
(2022-09-14 14:07:24)君子之交
夏鼐与钱书同年出生,虽然两人都曾在清华大学求学,但当时他们并没有往来。不过,这并不阻碍夏鼐对钱钟书持续的关注。
夏鼐平日有写日记的习惯,钱钟书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夏鼐日记》的时间为1949年7月12日。当时,赋闲在家的夏鼐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认真阅读钱钟书《谈艺录》。”第二天,也是同样的记录。
阅读和自己同一学校毕业的校友的书籍,并认真写日记记载,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有些不屑一顾,毕竟谁也没有比谁高出多少。然而,夏鼐却对于钱钟书的文章赞赏有加。在1949年7月15日的日记里,就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阅毕钱钟书《谈艺录》(1-377页)。此君天才高而博学,其文词又足以发挥之,亦难得之佳作也,惟有时有掉书袋之弊,乏要言不烦之趣。”短短几句便可看出,夏鼐对钱钟书的才华非常敬佩。能在背后对一个没来没有交往过的人给予如此高度的评价,足见夏鼐的坦率和气度。
值得一提的是,夏鼐还看过钱钟书的《管锥编》。在1982年5月9日的日记中,他记载:“在家阅读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5月25日则记载“下午在家,阅毕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1-400页),其一生功力,俱见于此书中,不朽之名作也”。虽然这是日记中的随手记载,但也是夏鼐的真情流露。
直到1953年,两人才有了第一次见面。当时,他们都去了中国科学院工作。当年的11月6日,他们在郑振铎的办公室见面,当时除了钱钟书外,还有他的夫人杨绛。夏鼐和钱钟书双手紧握,相互问好。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此后的交往却少之又少。
有一次,提起在日记中记载钱钟书的事情,夏鼐如实说:“对方很有才华,能结交此人为好友,实乃一件幸事。不过,两人交往,也不必要经常见面。只要心中有对方,关心对方即可。这可能就是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