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青年》2022年7期发《曾有人为你照亮前行路》
(2022-07-11 12:44:26)曾有人为你照亮前行路
大学毕业那年,我被分配到一个僻远的乡村小学教书。那里虽然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但那里的人朴实善良,在那里,我曾度过一段开心难忘的快乐时光。
当时,文学还在大家心中占据一定地位,毫不例外,我也疯狂地热爱上了写作。常常,我站在学校的操场上,望着皎洁的月光,“为赋新词强说愁”。除此之外,每逢周六周日,如果不想回家,我便一个人行走于附近的乡村田野寻找灵感。也就是在那里,我结识了当地一位姓张的师傅。
张师傅是附近一个村的会计,四十出头,个头不高,身材结实有力,为人豪爽热情。张师傅上过高中,不过考了两次大学均名落孙山,最后无奈回村当了会计。张师傅当时也爱好文学,由于我们两人有共同语言,所以交流起来话很投机。
那时的我还是单身,吃饭一般都在学校的食堂解决。张师傅则早已结婚,有两个孩子,都上小学。每到周末,如果我没有回家,他便喊我去他家里吃饭,说是要为我改善伙食。
因为那时的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张师傅说是为我改善生活,无非是炒两个鸡蛋,或者来一点肉沫炒韭菜啥的,不过,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奢侈的饭菜,张师傅的两个孩子也不一定有这样的待遇。张师傅每次地盛情款待,都让身在异乡的我非常感动,同时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更关键的是,我从来没有给张师傅带来过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每次想到这里,我都心怀忐忑。
除了请我去他家吃饭以外,张师傅还经常鼓励我继续读书,有机会了,去更大的世界开阔眼界。有一次,我在城里的书店看到一套向往已久的小说,因为囊中羞涩而放弃购买。有次和张师傅闲聊时,无意说到此事,他二话没说,将家里仅有的一点存款塞到我的手里,让我赶紧去买,别去迟了让别人买走了。那一刻,我忽然有种感动到想哭的冲动。
最终,我用张师傅借给我的钱买了那套小说,半年之后,我才将钱还给张师傅。当时张师傅还非常生气,说我太见外了,缓上一年半载还钱也没事。
在我和张师傅交往了三年多时间后,我应聘去了市里的一家小报工作。一开始,我还会时不时地写信给张师傅,但时间一长,加上平日工作繁忙,后来又成了家,琐碎事情更多,于是,和张师傅走动的时间便少了许多。时间长了,慢慢地便失去了联系。
几个月前的一天,办公室的一位同事告知我,说自己前几天去我曾经教书的那个学校办事,恰巧碰到有位满头白发的姓张的师傅在打听我的消息,说是好久没见到我挺挂念的,不知我最近回去过学校没。我听后一下子感动万分,算下来,张师傅现在也年近七旬。张师傅可能并不知道,其实在我心里,我也一直牵挂着他,也非常的感激他。和他的相识,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当即决定,等到周末休息时,一定去看望张师傅。
我知道,不管自己去了哪里,总感觉张师傅生活的那个乡村是最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善良的人,曾提着灯笼为我照亮。而那束光亮,虽然如萤火虫般微弱,但自己根本不忍心将之吹灭。因为我也想用那束淡淡的光,去温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