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林少年版》2022年7期发《李时珍的三次落榜》

(2022-05-30 14:14:58)
李时珍的三次落榜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圣”,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自己当初果断的抉择有密切的关系。
李时珍的父亲名叫李言闻,他一心想让儿子走官宦之路,以此光耀李家门楣。李时珍一开始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13岁时便考中了秀才,这让李言闻非常高兴。每日清晨,听着儿子还略带稚气的读书声时,李言闻便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他觉得,世代为医的李家或许在他儿子这一代便能时来运转,而一条通往京城的康庄大道,已经铺在了李时珍的书桌上。当时,李言闻信心十足地就等着儿子参加乡试、会试,就等着李时珍一步一步沿着自己设计好的道路走下去。
然而,让李言闻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16岁时,李时珍第一次参加乡试,落榜;19岁时,李时珍第二次参加乡试,还是落榜;等到了22岁,李时珍第三次参加乡试,竟然还是落榜。看到这个情形,李言闻别提有多失落了。
不过,对于当时的李时珍来说,承受着更加大的压力。三次乡试铩羽而归后,他比任何人都要难受。然而,李时珍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痛定思痛后,他觉得青春紧迫,有必要对自己的未来重新做一个更加现实的规划。最后,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认真思考,李时珍大着胆子向父亲提出了自己打算:学医!
李言闻听了儿子的梦想后气愤不已,但看到儿子通红的眼睛和憔悴的脸庞时,他又不忍心责怪儿子。良久,李言闻长长地叹息一声后说:“你准备一下,明天随我出诊吧!”此时,心里空荡荡的李言闻并没有批评儿子,因为他看得出来,儿子确实已经尽力了。同时他又想起,儿子自小看到本草方面的书籍时便两眼放光,精神头比读圣人书还要足,药性歇诀更是不用多教,便背得滚瓜烂熟。现在,既然儿子选择了行医的道路,自己便应尊重他的打算。
那一刻,长时间被乡试压得喘不过气的父子俩人,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最终,李时珍在行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并编写出备受后人推崇的巨著《本草纲木》,成为一代名医。
命运是不是机遇,而是明智的选择。漫漫人生路,有无数的选择,但紧要处只有几步。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的人生道路。所以,有时候适时的放手,不一定是最好的结束,却是另一个崭新的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