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学》2022年3期发《梨花风起正清明》
(2022-04-23 13:01:30)梨花风起正清明
又逢梨花开,又到清明时。在这个略带伤感又弥漫着梨花香的节气里,总有那么一刻,人们会深深地沉浸在对亲人的思念中,缅怀中。此时此刻,我也格外地想念离我而去的奶奶。
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都忙,再加上家里孩子多,在我7岁那年,父母将我送到外婆家里,由外婆来照看我。外婆出身大家闺秀,曾上过几年私塾,不仅能识文断字,而且能讲许多道理。
记忆中,外婆的院子里有一颗梨树,每逢梨花开时,她便和我一人搬一个小板凳,坐在树下赏梨花。那时,梨花正开放,簇簇串串,开得素雅,开得圣洁。那朵朵的芬芳,像极了身着白裙的少女,携了姐妹凑在一起,笑声般的花香氤氲在小院的角角落落。
记忆中,许多个这样的午后,我和外婆就坐在家门前,坐下梨树下,倚着斜阳,安静地享受着这片刻恍若与世隔离的静谧与温情。记得外婆曾对我说,她就喜欢梨花的那种淡雅清幽,她觉得,人活着,也要像梨花那样纯洁无暇。
在欣赏了一会梨花后,外婆会让我将几个表哥叫来,准备给我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当时,在外婆家的书柜里,藏有《红楼梦》《西厢记》以及一些诗词方面的书籍。听外婆说,那些书她差不多都看了两遍以上。坐在花香四溢的梨树下,外婆会给我们讲书中的故事。为了让我们长记性,外婆每次讲完故事,都会向我们提问,比如问《水浒传》里有多少将?《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各是谁等?哪个人要是答对了,外婆会高兴地奖励他一颗糖果。
那时我脑子好使,经常能得到糖果,害得几个表哥总抱怨外婆偏心。除了讲故事外,外婆还让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打扫卫生、帮她择菜等。做这些事时,我们不能偷懒,必需要不打折扣地认真完成。外婆常说,只有脑力劳动结合体力劳动,我们长大了,才不至于成为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
生活中,外婆还是一个很“抠门”的人。困难时期,偶尔腌一次鸡蛋,如果出现几个臭的,外婆绝对舍不得扔掉,并告诉我们“她喜欢吃臭的”;如果我们不小心把干粮掉到地上,她肯定会捡起来,擦去上面的土自己吃掉。时间长了,我们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自然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那年4月,正赶上梨花开放的季节,外婆离我而去。当时,我正在南方的一座城市出差,我连夜买了当天的飞机票,又坐了3个多小时的长途车往回赶。遗憾的是,依旧没能见到外婆最后一面。
那天,站在外婆的遗像前,猛然抬头,看到院子里的那棵开得正灿的梨树,想起外婆对我的好,想起她教我的那些道理,忽然,憋了好久的眼泪,一下子便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