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以刀郎歌曲《花妖》谈诗词的学习借鉴

(2023-10-11 23:18:00)
标签:

钓月轩

刀郎

花妖

借代

分类: 文章

以刀郎歌曲《花妖》谈诗词的学习借鉴

杨衍忠

 

学习借鉴,是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总结他人经验教训,对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快取得知识或技能而不至于或少走弯路的有效途径。尤其在文学创作方面,学习借鉴尤为重要。我个人搞诗词创作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虽然至今没有多大成就,这期间却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总结的话,这应该都是平时学习借鉴而来的。学习是一个大的范畴,借鉴则比较具体,其实我们现在的诗人大多都会借鉴某些东西来为我所用,借鉴的本身就是学习。说到借鉴,为诗者大多都是借鉴前人诗词作品里面的东西,包括选题构思、用词用韵、典事典例,当然更有创作手法等等,都可以借鉴。我个人大多也都是学习借鉴古人诗词有关方面的这些东西,很少去参考别的体裁的文学作品。但其实每一种体裁的作品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比如当前网上大火的刀郎的歌曲《花妖》,无论在哪一方面这首歌都堪称经典,它必将成为传世之作。那它有什么是我们为诗者可以学习借鉴的呢?

刀郎《花妖》讲述的是改编自杭州的一个民间传说,说的是在南宋时期,一位大家小姐偶遇一翩翩少年,两人相爱并私定终身,其间故事少不得郎才女貌、男欢女爱、海誓山盟,等等。但是小姐的父亲知道后,嫌弃书生家贫位卑,坚决不许并派人将书生打死。小姐见状痛不欲生,遂自裁而死与相爱人一同而去。阴间的阎王爷知道后,颇为二人坚贞不屈的爱情所感动,决定让二人保留生前的这段记忆,投胎来世再续情缘。但按照罗盘经投胎时出了岔子,时空错乱,使二人虽然都投在了杭州这个地方,却不在一个朝代,而后即使几度轮回数度投胎,两位有情人终也不会再次相遇。牛郎织女爱的凄苦,但每年七夕尚有一日之约,梁祝化蝶能够一年一季双双飞,许仙白娘子也能“千年等一回”,而我们这两位主人公却是永生永世也难再见,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凄美的爱情故事。对于《花妖》,网上的解读铺天盖地,而且见仁见智,这里我就不再过多解读它的故事情节和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时间关系我从两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些我的想法,但愿能对我们诗词创作有所益处。咱们先看一下刀郎这首歌的原词:

 

我是那年轮上流浪的眼泪

你仍然能到风中的胭脂味

我若是将诺言在那江畔上

一江水冷月光满城的汪洋

我在时间的树下了你很久

尘凡儿我白了头

你看那天边追逐落日的纸鸢

像一盏回首道别夤夜的风灯

我的心似流沙放逐在车辙旁

他日你若再颠沛在世上

那秋夜雨倦鸟也淋淋

那却是花墙下弥留的枯黄

在钱塘东

临安北

时褐衣红

小奴家腰上黄

差了罗盘经

在泉亭

辗转到杭城

君又余杭

……

第一,大家看他用了很多动词,几乎每一句都有,比较出彩的有“流浪、追逐、放逐、颠沛、弥留……”等等,都有他准确而生动的令人充满想象的表达,个个都充盈着诗意的动感,这些大家都能领会的非常透彻,我就不一一解读了。我在此着重与大家分享两个字,一个是“谄”,一个是“寻”。

“尘凡儿谄我谤我笑我白了头”,这里的“谄”,网上有太多的版本都误写作“缠”,这是不对的。大家看“谄我谤我笑我”一连三个动词用在“我”的前面,它向读者讲述了“尘凡儿”对于“我”的三个画面、三个阶段、三种态度,这三者之间是递进的,是有因果关系的。说的是第一步迎合谄媚讨好不成,就诋毁谩骂诅咒,进而嘲笑讥讽笑弄,是一个由喜欢到产生恨意进而鄙夷对方的过程。这里的谄,谄媚的谄,曲意迎合、奉承讨好、溜须巴结等等里面都包含着,而“缠”若用在这里是纠缠搅扰死缠硬磨的意思。大家比较一下,谄和缠哪一个用在这里更恰当更合乎常理更生动呢?谄,不单薄,更丰满,更鲜活,符合一般有求于人时的正常表现,用在这里更令人充满联想。“谄”里面有“缠”而绝不仅限于缠。“缠”之于“谄”相较而下就能看出,缠是多么的简单、粗鄙和低级。

“寻差了罗盘经”,一个“寻”字很有意思。网上大多解读这句歌词是说阎王爷的手下拨错了罗盘,致使乱了时空,使两位主人公错投了人间世代,我认为刀郎不是这意思。寻字所表达的是主动的行为,一个“寻”字描绘出她们急于投胎的心理和画面,急急忙忙,恨不得一下就投到人间再续前缘,因为急切而错投,急而生错,一个“寻”字,把这一场景和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令人更加为他们感叹不已。至于她们有没有权力自己去寻找罗盘经,这个场景合不合乎常理根本不重要,因为阴间的阎王爷本身就只是个传说。刀郎只负责表现两位时运不济的相爱之人的急切、执着,只负责让读者为他们的遭遇感到心痛而去叹惋不已。

刀郎的动词,真乃妙哉!

 

第二,刀郎大力使用了“借代”的表现手法。借代是“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百度语)”。大家看“年轮、胭脂味、江畔、冷月光、汪洋、落日、纸鸢、夤夜、风灯、流沙、秋夜雨、倦鸟、花墙、枯黄”等等,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都有所借指,都有所代,我们或多或少也都用过类似的名词,这也就不太出奇。而刀郎最为巧妙的“借代”是下面的几个地名,钱塘、临安、泉亭、杭城、余杭等,这些个地名都是现在的杭州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所用的名称。钱塘源于“钱唐”,是秦朝时的名称,后因犯唐朝讳而改为“钱塘”;临安是南宋才有的;泉亭是王莽时期比较短暂的一段时间的称呼;杭城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隋朝时期,清朝曾作为正式名称;余杭之名则在春秋之前就有了。大家看这个时间跨度之大时空交错之乱。刀郎用这些不同的地名来借代杭州不同的历史时期,说明相爱人的执着与无奈,读来是不是更加令人震撼?借代有“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形象代本体……”等等方式方法,像这样以同一地方的不同地名来借代不同朝代,也就是以地名代时期的还真不多见。这样运用借代更引人联想,更突出更别致、更生动更形象,特点更鲜明,从而更触动读者的心魂。

我们应该借鉴刀郎的这种表现手法,触类旁通,主动创造,不断的去创新。学习借鉴,不仅诗词的,不仅是小说散文自由诗歌曲的,也不仅是古圣古贤的,今人的现实的眼前的身边的,都有待我们去发现,去学习借鉴。

 

二〇二三年十月十日

(本文系在文联诗词培训课堂上的讲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