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登临武夷山巅,极目赣东大地,苍茫翠野之间,峰峦起伏,河汊纵横,其间一水为“轴”,汇纳百川,声势渐壮,涌涛叠浪,奔腾而去,这便是江西省的第二大河流———抚河
滔滔抚河历沧桑
“蜿蜒起伏,萦绕羊城共缠绵。临川才子,璀璨耀千年。四渡典故,滴水育先贤。迎东风,碧波锦画,朝霞映白练。”这首诗描写的是古时抚河的模样。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说是诗人王勃在描写赣鄱美景,但作为鄱阳湖水系主干流之一的抚河,其景观也不逊色。
抚河发源于广昌、宁都、石城三县交界处的血木岭,山上怪石嶙峋,竹木繁盛,汩汩泉水奔流而出,形成抚河的第一流。
抚河在赣东大地上不知流淌了多少个春秋,可依旧这样年轻,这样清秀,就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抚河干流自南向北,流经广昌、南丰、南城、金溪、临川、丰城、进贤、南昌,一路昂首高歌,飘逸豪放地奔向鄱阳湖。其主河道长348公里,流域面积16493平方公里,呈菱形状;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11条,其中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4条,分别为黎滩河、芦河、临水和东乡水,无愧于仅次赣江的江西省第二大河流。
自古以来,人们对抚河有许多叫法,如建昌江、武阳水和汝水等。抚河的干流分成上游、中游、下游。从河源到南城的万年桥为上游段;从万年桥到抚河与临水汇合口为中游段,古称汝水;从抚河与临水汇合口到入湖口为下游段。其主要支流有头陂水、洽村水、九剧水、沧浪水、彭武水、黎滩河、芦河、琅琚河、梦港河、临水、东乡水等。
抚河接纳了众多的支流,犹如长藤接瓜,形成了庞大的流域水系。
抚河流域降雨充沛,气候适宜,物产丰饶,交通运输便利。流域有铜、钼等几十种矿产资源;特色物产甚多,如广昌白莲、泽泻,南丰蜜橘,南城麻姑酒,黎川茶树蘑菇,崇仁麻鸡等。
长期以来,我们的祖先在抚河两岸休养生息、艰难创业,使抚河流域变成了肥美富庶的鱼米之乡,给抚州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福荫。抚河,是养育赣东儿女的母亲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抚河同样如此。从有记录以来,抚河就曾经14次发难。1962年,抚河水骤涨,河东堤桂花段决堤,3.8万人受灾,2910公顷农田淹没;2010年的仲夏,抚河洪水再次发威,造成了唱凯堤决口……
矗立于抚河的干支流上,先后兴建了数千座水利工程,其中900多座小型水库,28座中型、2座大型水库,蓄水灌溉、养鱼发电。更有一座座壮观美丽的桥梁,有如一道道彩虹,横跨抚河两岸。
抚河,从血木岭的涓涓细流,汇纳百川,横贯赣东大地,姿态万千,雄伟壮观。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你吟诗唱赋!多少英雄豪杰,为你引吭高歌!
灌区之水润沃野
在抚河两岸,有着数不尽的绮丽风光;在抚河两岸,有述不完的历史陈迹;在抚河两岸,更矗立着一座座雄伟的水利工程。
抚州以下,抚河左岸纳临水,右岸汇东乡水等,水势渐增,河床进一步拓宽,两岸多为冲积台地,田畴广袤,村落棋布。待越过柴埠口,河道缓缓右折,前景陡然开阔,抚河进入了江西省最大的平原———赣抚平原。这里天宽地阔,抚河得到了自由的舒展。而位于抚河下游的三角洲平原地带的赣抚平原灌区工程就此兴建了。
灌区于1958年5月动工,1960基本建成受益。它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排涝、发电、养鱼和城镇、工业、生活、环境供水的大型综合开发水利工程。目前建有焦石拦河闸、箭江分洪闸、岗前渡槽、天王渡船闸等大型建筑物15座及中小型建筑物3600余座。
工程的兴建大大改善了赣抚平原地区的自然面貌,给灌区工农业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大水之年堤决田淹;如今,百里沃野成为“江西第一大粮仓”。赣抚平原灌区运行50多年来,极大改善了当地生产条件,提高了农田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促进了灌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利支撑和防洪保障。
如今登高俯瞰赣抚平原,一幅气象万千的画卷便会尽收眼底:焦石大坝横锁抚河,有若盘龙卧虎;在坝的左右和下游,灌溉渠道、排洪道、排渍道纵横交织,密如蛛网的条条“玉带”,铺展在广袤、翠绿的原野上,那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和小型电站,则如结在这“玉带”上的金光闪亮的“明珠”。
位于进贤县李渡镇焦石村的焦石坝水利枢纽工程,是赣抚平原水利枢纽的主体工程。其主要作用为抬高抚河水位,引水灌溉抚州、宜春、南昌“三市七县”37个乡镇共120万亩农田,并每年为南昌市及周边城镇提供工业、生活用水约2亿立方米。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说:“焦石大坝不仅是一座利民的水利工程,而且还是极好的旅游景点,有山有水有农家,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正在着手将其打造成宜居、宜游的风景区,到时候这里会更美。”
一渠清水,是大自然对灌区人的恩赐。令人庆幸的是,灌区人没有辜负大自然,在受惠于一渠清水的同时,对它倍加珍惜。
一路奔腾入鄱湖
离开焦石坝,沿着抚河而下,来到了箭江分洪口。
一路上,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静静流淌的抚河水面上,时不时有野鸭、白鹭等水鸟飞翔,岸边的草地上有成群的牛在吃草。白鹭围绕着老牛,点缀其间的农家,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
在箭江口,抚河分为东西两支,东为主流,经梁家渡下泄,由青岚湖入鄱阳湖;西支分抚河故道,且一分为三,水系略显混乱,大部分经向塘、武阳等地徘徊蜿蜒,最后也注入了鄱阳湖,成为赣抚平原渍水排泄的通道。
告别了箭江分洪口,我们的思绪似乎正飞翔在鄱阳湖的上空。在我们的脚下,便是令人向往的抚河入湖口———青岚湖。只见水天一色,烟波浩渺,鱼翔浅底,候鸟成群。放眼望去,夕阳西下,近处的湖面像片片鱼鳞铺在水面,又像顽皮的小孩不断向岸边跳跃;向更远的湖中心眺望,只见白茫茫的一片,湖水与天际合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正所谓:“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青岚湖属于鄱阳湖水域,位于南昌县南部,紧靠进贤县城,是鄱阳湖众多卫星湖之一,通过幸福港与军山湖相通,北面有英山大堤与外青岚湖相隔。
http://s16/large/003hDIJUzy6MPliVqADbf
这里的水,不但带来了交通的便利、农业的丰收,更造就了明媚的风光、秀丽的景色,是那么宁静,那么柔和。
青岚湖水面辽阔,是淡水鱼生儿育女、长大成才的好水乡。据调查,青岚湖有各种鱼类70多种,最具特色的莫过于享有“湖中人参”之称的河蚬和“无骨之龙”的银鱼。湖边修筑了一座座鱼塘,在余辉的映照下,有如一面面闪闪发光的镜子,不时地泛起游鱼的水晕。每一个鱼塘都渗透着渔民的汗水,每一面镜子都闪烁着劳动的光辉。劳动创造历史,劳动也创造着美。
千百年来,抚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以她甘甜的乳汁滋润着赣东大地的无数生灵,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她无愧于400万赣东儿女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