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剂学第九章液体制剂题库11

标签:
健康教育 |
分类: 执业药师考试资料 |
11、A.右旋糖酐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静脉注射脂肪乳剂
D.混悬剂
E.胶体蛋白质
<1>、分散相为液体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正确答案】:C
<2>、高分子溶液
【正确答案】:A
生理盐水与哺乳动物血液和淋巴液等渗的无机盐溶液。如含0.9%(W/V)或0.154 mol/L的氯化钠水溶液,是最常用的生理盐水。 氯化钠不是高分子,所以不选择。
1.溶液型注射剂
(一)右旋糖酐注射液
右旋糖酐的通式为(C6H1005)n。右旋糖酐按分子量不同分中分子量(4.5万~7万)、低分子量(2.5万~4.5万)和小分子量(1万~2.5万)三种。分子量愈大,排泄愈慢,一般中分子右旋糖酐24小时排出50%左右,低分子则排出70%。
中分子右旋糖酐与血浆有同样的胶体特性,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如外伤性出血性休克。
低分子右旋糖酐也有扩容作用,但作用时问短。它还能改变红细胞的电荷,使红细胞获得一层有阴电荷的多糖外衣,由于相同电荷相斥,故可防止红细胞相互黏着,同时也可防止红细胞与毛细管(亦负阴电荷)的黏附,因此,可避免血管内红细胞凝聚,减少血栓形成,增加毛细管的流量,改善微循环。
混悬剂、乳剂、胶溶剂等,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形成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混悬剂是分散相是固体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乳剂是指互不相容的两相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其中,形成液滴的液体就被称为分散相(内相),被分散的另一液体就称为连续相(外相、分散介质)。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散体系,在分散体系中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连续相,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例如,在橡胶混合体系中,一种橡胶或聚合物包围另一种橡胶或聚合物,被包围的橡胶或聚合物称为分散相,而另一种橡胶或聚合物称为连续相。
表面活性剂做乳化剂时,有水包油(O/W)和油包水(W/O)两种类型,前者油包在水中,油是分散相,水是连续相,后者水包在油中,水是分散相,油是连续相。
静脉注射脂肪乳剂是分散相为液体的非均相液体制剂。此题答案C。
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形成液滴的液体称为分散相;另一液体则称为分散介质。
水不溶性液体药物或油性液体药物,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制成乳剂型注射剂,例如静脉注射脂肪乳剂等。
静脉注射脂肪乳剂输液是一种浓缩的高能量肠外营养液,是以植物油脂为主要成分,加乳化剂与注射用水而制成的水包油型乳剂,可供静脉注射,能完全被机体代谢与利用。制备静脉注射脂肪乳剂的关键是选用高纯度原料、毒性低、乳化力强的乳化剂,采用合理的处方、严格的制备技术和必要的设备,制得油滴大小适当、粒度均匀、质量稳定的脂肪乳剂。
小题1题干关于分散相为液体的非均相液体制剂,混悬剂的分散相是固体。因此,D叙述错误。
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匀相的液体药剂。混悬剂属于粗分散体系,分散相质点一般在0.5~10μm,但凝聚体的粒子可小到0.1μm,大到50μm。所用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也可用植物油。
胶体蛋白质属于高分子溶液还是溶胶剂?
胶体蛋白属于微粒分散体中的胶体溶液。
液体制剂是指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所有制剂。按分散体系分类,可以将整个液体制剂看作一个分散体系,并将其分为分子分散体系和微粒分散体系。前者有低分子溶液和高分子溶液,后者有胶体溶液和粗分散体系,其中粗分散体系又可分为乳剂和混悬剂。按其应用方法,液体制剂可以分为内服、外用和注射三大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作液体制剂的分散剂、增溶剂和乳化剂等。
故胶体蛋白质为微粒分散体系。
真溶液是指什么?
由于被溶解物质(称作溶质)的颗粒大小和溶解度不同,水溶液的透明度会有所不同,较透明的称作真溶液,较混浊的称作胶态溶液(又称假溶液),有些胶态溶液还会进一步在底部形成沉淀,成为沉淀胶态溶液。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成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均相液体制剂。属于真溶液的剂型有溶液剂、糖浆剂、芳香水剂、醑剂、甘油剂、酏剂等。
基本可以这么理解,下面是教材中的概念
(1)溶液型:这类剂型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所构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低分子溶液,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型:这类剂型是药物以高分子形式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12、A.稀释法
B.物理凝聚法
C.溶解法
D.干胶法
E.复凝聚法
<1>、制备混悬剂的方法
【正确答案】:B
制备混悬剂的方法有:分散法、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化学凝聚法);
<2>、制备乳剂的方法
【正确答案】:D
浸出药剂
一、浸出药剂的特点
①体现方药复合成分的综合疗效,符合中医药理论,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
②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
③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
④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
⑤部分浸出药剂可用作其他制剂的原料。
二、浸出药剂的分类
根据提取溶剂不同,浸出药剂可分为:
①以水为溶剂的浸出药剂,如汤剂、合剂、糖浆剂、煎膏剂等;
②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或酒为溶剂的浸出药剂,如酒剂、酊剂、大部分流浸膏剂和浸膏剂。
第二节 汤剂
汤剂的特点
1.组方灵活,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需要;
2.制法简便,以水为溶剂,价廉易得,奏效又较为迅速。
缺点:味苦量大、必须临时制备等。
第三节
合剂
一、合剂的制备
合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浸提→纯化→浓缩→分装→灭菌。
二、合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1.合剂的质量要求:合剂应澄清。在贮藏期间不得有发霉、酸败、异物、变色、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具有一定的pH值,同时相对密度、装量以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规定要求。
2.合剂的质量检查
(1)pH
(2)相对密度
(3)装量
(4)微生物限度
第四节
糖浆剂
一、糖浆剂的含义与特点
特点: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等。尤其适用于儿童。常加用适量苯甲酸、山梨酸、尼泊金等作为防腐剂。
二、糖浆剂的制备
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
http://s3/mw690/b355994egx6DfptoEHU72&690
糖浆剂的制法一般可分为
1.热溶法:适用于单糖浆及遇热较稳定的药物糖浆的制备。
2.冷溶法:适用于活性成分不宜加热的糖浆的制备。
3.混合法:中药糖浆剂制备多用此法。
三、糖浆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1.糖浆剂的质量要求:糖浆剂应澄清。在贮藏期间不得有发霉、酸败、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具有一定的pH值,同时相对密度、装量以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2.糖浆剂的质量检查
(1)含糖量测定
(2)pH
(3)相对密度
(4)装量
(5)微生物限度
第五节 煎膏剂
一、煎膏剂的特点
1.煎膏剂多以滋补作用为主,同时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
2.具有体积小、味美适口、稳定性较好、服用方便等优点。
缺点:热敏性及挥发性活性成分的药材不宜制成煎膏剂。
二、煎膏剂的制备
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
http://s10/mw690/b355994egx6DfpvYRoBf9&690
炼糖(炼蜜)目的:去除杂质,杀灭微生物,减少水分,防止返砂。
三、煎膏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1.煎膏剂的质量要求:外观应质地细腻,稠度适宜,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的结晶析出。除加药材细粉者外,不溶物检查不得含焦屑等异物(微量细小纤维、颗粒不在此限)。相对密度、装量以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2.煎膏剂的质量检查
(1)相对密度
(2)不溶物
(3)装量
(4)微生物限度
第六节
酒剂与酊剂
一、酒剂与酊剂的含义与特点
酒剂亦称药酒,系指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酒剂多供内服,可加入适量的糖或蜂蜜调味。也可外用,或内、外兼用。
酊剂系指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多供内服,每次剂量一般为2~5ml,少数供外用。
酊剂的浓度随药材性质而异,除另有规定外,含毒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普通药材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
酊剂以乙醇为溶剂,含药量较高,服用剂量小,易于保存。但因乙醇本身具有一定药理作用,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二、酒剂与酊剂的制备
1.酒剂的制法
(1)冷浸法
(2)热浸法
(3)渗漉法
(4)回流热浸法
2.酊剂的制法
(1)溶解法和稀释法
(2)浸渍法
(3)渗漉法
三、酒剂与酊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1.酒剂与酊剂的质量要求
酒剂:所用溶剂(白酒)应符合蒸馏酒的质量标准,内服药酒应以谷类酒为原料。酒剂含甲醇量不得超过0.05%(ml/ml)。酒剂应澄清,但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酒剂的含乙醇量和总固体量及装量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酒剂中的微生物每1ml细菌数不得超过500个,霉菌和酵母菌不得超过100个,且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酊剂:应澄明且有一定的乙醇量和药物浓度。酊剂久置后产生沉淀时,应先测定并调整含醇量,在乙醇和指标成分含量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可滤除沉淀。酊剂的装量以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2.酒剂与酊剂的质量检查
(1)乙醇量
(2)甲醇量
(3)总固体量
(4)装量
(5)微生物限度
第七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一、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
流浸膏剂 |
浸膏剂(干浸膏,稠浸膏) |
1.定义 |
药材用适宜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并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剂型 |
药材用适宜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全部溶剂,并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剂型 |
2.浓缩程度 |
每ml相当于1g原药材 |
每g相当于2~5g原药材 |
3.含溶剂量 |
含20%以上乙醇 |
不含或含极少 |
4.制法 |
渗漉法;也可用煎煮法、溶解法 |
渗漉或煎煮法;也可用回流法,浸渍法 |
5.质量要求 |
至少含20%以上乙醇 |
|
二、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质量检查
(1)乙醇量(流浸膏剂)
(2)有效成分含量
(3)装量
(4)微生物限度
第八节
茶剂
一、茶剂的分类
1.块状茶剂
2.袋装茶剂
3.煎煮茶剂
二、茶剂的制备
传统制法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为混合法,块状茶剂为压制法。
三、茶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1.茶剂的质量要求
茶剂应洁净,色泽均匀,气味纯正,药材的细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不含糖块状茶剂、煎煮茶剂和袋装茶剂的水分均不得超过12.0%,含糖块状茶剂水分不得超过3.0%。含糖块状茶剂溶化性检查应全部溶化,可有轻微浑浊,不得有焦屑等。
2.茶剂的质量检查
(1)水分
(2)溶化性
(3)重量差异
(4)装量差异
(5)微生物限度
13、A.乙醇
B.泊洛沙姆
C.单糖浆
D.度米芬
E.聚山梨酯
<1>、作混悬剂的助悬剂
【正确答案】:C
<2>、可作为液体制剂的矫味剂
【正确答案】:C
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1)。不含任何药物,除可供制备药用糖浆的原料外,还可作为矫味剂和助悬剂。 用于矫味、配制含药糖浆剂。
聚山梨酯主要用作润湿剂
聚山梨酯的商品名就叫吐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常用的增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
度米芬防腐剂的一种!
防腐剂的分类:①酸碱及其盐类:苯酚、山梨酸及其盐等;②中性化合物类:三氯叔丁醇、聚维酮碘等;③汞化合物类:硫柳汞、硝酸苯汞等;④季铵化合物类:苯扎溴铵、溴化十六烷铵、度米芬等。
甘油常用于外用混悬剂,它是一种低分子助悬剂。
助悬剂包括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低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甚至有些表面活性剂也可作助悬剂用。助悬剂主要是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沉降速度,增加微粒的亲水性,防止结晶的转型。使用助悬剂应注意防腐。
1.低分子助悬剂
2.高分子助悬剂
(1)天然的高分子助悬剂:主要是树胶类,。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杏胶、桃胶等。阿拉伯胶可用其粉末或胶浆,用量可为5%~15%。西黄蓍胶用其粉末或胶浆,用量可为0.5%~1%。植物多糖类,如白芨胶、海藻酸钠、琼脂、角叉菜胶、淀粉浆等。此外还有脱乙酸甲壳素。
(2)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助悬剂:纤维素类,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其他如葡聚糖、卡波普、聚维酮、丙烯酸钠等。此类助悬剂大多数性质稳定,受pH值影响小,但应注意某些助悬剂能与药物或其他附加剂有配伍变化。
(3)硅皂土(bentonite):为天然产硅胶状的含水硅酸铝。为灰黄或乳白色极细粉末,直径为1~150μm,不溶于水或酸,但在水中可膨胀,体积增加约10倍,形成高黏度并具触变性和假塑性的凝胶,在pH值>7时,膨胀性更大,黏度更高,助悬效果更好。如炉甘石洗剂中加有硅皂土,助悬效果极好。
(4)触变胶:利用触变胶的触变性,即凝胶与溶胶恒温转变的性质,静置时形成凝胶防止微粒沉降,振摇后变为溶胶有利于混悬剂的使用。使用触变性助悬剂有利于混悬剂的稳定。单硬脂酸铝溶解于植物油中可形成典型的触变胶。一些有塑性流动和假塑性流动的高分子化合物水溶液常具有触变性,可选择使用。
液体制剂的矫味与着色
为掩盖和矫正药物制剂的不良臭味而加入到制剂中的物质称矫味剂。有些药物制剂本身无色,但为了心理治疗上的需要或某些目的有时需而加入到制剂中进行调色的物质称着色剂。
矫味剂
1.甜昧剂
2.芳香剂
3.胶浆剂
4.泡腾剂
因此,单糖浆能作为液体制剂的矫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