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物分析第三章物理常数测定法题库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执业药师考试资料 |
二、配伍选择题
1、A.pH>9
B.熔点
C.衍射图谱
D.pH5.5~7.0
E.0.02pH单位
<1>、《中国药典》规定制备标准缓冲液与供试品溶液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水,其pH值是
【正确答案】:D
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并放冷的纯化水,其pH值应为5.5~7.0。
新煮沸放冷的水,是为了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并杀死嗜硫细菌。说新沸过的冷水是蒸馏水是不准确的。
<2>、测pH值时,产生碱误差的条件是
【正确答案】:A
在测定高pH值(pH>9)的供试品时,应注意碱误差的影响。
<3>、用标准缓冲液校正pH计时,应以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的示值,误差不得大于
【正确答案】:E
仪器定位后,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 .02pH单位。
2、A.钠光D线
B.日光
C.旋转式黏度计
D.第二法
E.第三法
<1>、《中国药典》规定测不易粉碎固体药品熔点的方法
【正确答案】:D
<2>、《中国药典》规定测定凡士林及其类似物质熔点的方法
【正确答案】:E
第一法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二法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第三法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
3、A.液体药物的物理性质
B.不加供试品的情况下,按样品测定方法,同法操作
C.用对照品代替样品同法操作
D.用于固体药物的鉴别,也可反映药物的纯度
E.可用于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1>、熔点
【正确答案】:D
熔点是物质的物理常数,测定熔点可鉴别药物.也可反映药物的纯杂程度。
<2>、旋光法
【正确答案】:E
旋光法可用于:药物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
<3>、空白试验
【正确答案】:B
空白试验:不加供试品的情况下,按样品测定方法,同法操作
4、A.日光
B.发射光
C.钠光D线(589.3nm)
D.偏振光
E.紫外光
<1>、折光率测定中采用的光源
【正确答案】:C
中国药典规定采用钠光D线(589.3nm)测定供试品相对于空气的折光率,故答案为C;
偏振光是通过特殊装置得来的,其光源跟折光率一样都是钠光D线(589.3nm)
不过掌握旋光度即可,折光率没有,不需要掌握!
<2>、旋光法测定中采用的光源
【正确答案】:C
旋光度与测定温度、偏振光的波长有关。中国药典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温度为20℃,使用钠光D线(589.3nm)作光源,故本题答案为C。
5、指出药物的物理常数缩写
A.百分吸收系数
B.比旋度
C.折光率
D.熔点
E.沸点
<1>、m.P
【正确答案】:D
<2>、[a]tD
【正确答案】:B
<3>、n
【正确答案】:C
<4>、b.P
【正确答案】:E
A.百分吸收系数——E
B.比旋度——[a]tD
C.折光率——n
D.熔点——m.P
E.沸点——b.P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药典》规定配制标准缓冲液和供试品溶液的水应符合条件为
A.纯化水
B.pH5.5~7.0的水
C.新沸的冷水
D.离子水
E.温水
【正确答案】:ABC
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水,其pH值应为5.5~7.0,也可用纯化水。
2、《中国药典》中规定采用旋光度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
A.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B.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
C.右旋糖酐70葡萄糖注射液
D.葡萄糖注射液
E.维生素C
【正确答案】:ABCD
采用旋光度法需要具有旋光性,即需要具有手性中心。
《中国药典》采用旋光度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谷氨酸钾注射液、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等。
维生素C含有2个手性碳。这个没有问题
这个条件是其基本条件,但是各个药物不同其旋光度特征性或者鉴别性也不明显,所以用旋光度测含量还要根据具体的试验看是否可行或者严谨!
3、《中国药典》规定测定熔点的方法是
A.第一法
B.第二法
C.第三法
D.第四法
E.第五法
【正确答案】:ABC
测定方法 依照待测药物的性质不同,《中国药典》测定熔点的方法有三种方法:第一法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二法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第三法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
4、熔融同时分解是指样品在一定温度下熔融同时分解并产生
A.变色
B.浑浊
C.气泡
D.气化
E.液化
【正确答案】:ABC
熔融同时分解是指供试品在一定温度下熔融同时分解产生气泡、变色或浑浊等现象。
5、熔点是指
A.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
B.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
C.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D.自加热开始至全熔的全程温度区间
E.分解的温度
【正确答案】:ABC
熔点系指按照规定的方法测定,物质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6、若药品的熔点在80℃以上时,测定其熔点时选用的传温液应是
A.水
B.乙醇
C.硅油
D.液体石蜡
E.植物油
【正确答案】:CD
传温液熔点在80℃以下者,用水;熔点在80℃以上者,用硅油或液状石蜡。
除另有规定外,熔点在80℃以下者,用水;熔点介于80~200℃之间者,用黏度不小于50mm2/s的硅油;熔点高于200℃者,用黏度不小于100mm2/s的硅油。
7、药品的熔点测定可用于
A.药品含量测定
B.药品的鉴别
C.药品的纯度检查
D.评价药品质量
E.评价药品疗效
【正确答案】:BCD
熔点是物质的物理常数,测定熔点可鉴别药物.也可反映药物的纯杂程度。
熔点可以反映药物的纯杂度,当然可以评价药物质量,当然是药物熔点与标准品越接近,质量越好!
物理常数是药品的特征常数,其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可反映药品的纯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如固体化合物的熔点是确定的,不同药品的熔点通常不同,所以测定药品的熔点可以辅助鉴别该药品的真伪;当药品的纯度下降时,会导致熔点下降、熔距增长,因此熔点也可以反映出药品的纯度。药品质量标准中收载的物理常数主要有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中国药典》附录收载有物理常数的测定方法(见第三章),测定时应按《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
熔点是多数固体药物需要测定的重要物理常数。测定熔点可鉴别药物,也可反映药物的纯杂程度,如果药物的纯度变差,则熔点下降、熔距增长。测定熔点的药品,应是遇热晶型不转化,其初熔点和全熔点容易分辨的药品。
药品的熔点不能用来测定药品的含量,一般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光谱色谱,有旋光性的物质可以测得旋光度法来测定。
含量测定是指用规定的方法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或生物测定法等。化学分析法属经典的分析方法,具有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用于含量测定的仪器分析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特点。
8、下列何种形体药品可测其熔点
A.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B.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石蜡、羊毛脂等
C.凡士林
D.低凝点的液体
E.超临界液体
【正确答案】:ABC
第一法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二法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第三法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
9、我国药典对“熔点”测定规定如下
A.记录初熔至全熔时温度
B.“初熔”系指出现明显液滴时温度
C.“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D.重复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E.被测样品需研细干燥
【正确答案】:ABCDE
熔点系指按照规定的方法测定,物质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初熔”系指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是指供试品在一定温度下熔融同时分解产生气泡、变色或浑浊等现象。
指南中有详细说明“测定前,取供试品适量,研成细粉,除另有规定外,应按照各药品项下干燥失重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10、旋光度测定中
A.测定前后应以溶剂作空白校正
B.对测定管注入供试液时,勿使发生气泡
C.使用日光作光源
D.配制溶液及测定时,温度均应在20℃±0.5℃
E.读数3次,取平均值
【正确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旋光度的测定方法。旋光度用旋光计测定,读数至0.01度。,并用标准石英旋光管进行检定,读数误差应符合规定。测定前以溶剂作空白校正,测定后,再校正1次(看零点有无变化)。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时温度应为20±0.5℃,用钠光D线(589.3nm)作光源。读取旋光度3次,取平均值。供试液应澄清,否则应滤过。建议考生熟悉旋光度的测定方法。
11、对水pH值测定
A.先用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校正后测定
B.再用硼砂标准缓冲液校正后测定
C.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
D.两次pH值的读数相差应小于0.01
E.两次pH值的读数相差应小于0.1
【正确答案】:ABCE
《中国药典》规定对弱缓冲液,如水的pH值测定,先用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校正后,取样测定,并重取供试液再测,直到读数在1分钟内的变化不超过±0.05pH单位为止;再用硼砂标准缓冲液校正后仪器,同上再测。两次pH值的读数相差应小于0.1,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
1.选两种择pH相差3个单位的缓冲溶液,并使供试液pH处于两者之间。
2.校仪器,定位,应选择与供试液pH值接近的标准缓冲液。
3.用另一标准缓冲液核对一次,误差不应超过±0.02。
4.
5.二次pH值的读数相差不应超过0.1,取二次读数的平均值为其pH值。
A.测定前,选择二种pH值约相差3个pH单位的标准缓冲液,并使供试液的pH值处于二者之间
B.用第一种标准缓冲液进行校正(定位)
C.仪器定位后,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应达到误差≤±0.02pH单位
D.在测定高pH供试品溶液和标准缓冲液时,应注意碱误差的影响,可使用锂玻璃电极
E.标准缓冲液一般可保存2~3个月,但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等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
【正确答案】:ABCDE
测定pH值仪器校正时应选择二种pH值相差3个单位的标准缓冲溶液,使供试品溶液的pH值处于二者之间;用与供试液pH值接近的第一种标准缓冲液定位后,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进行测定以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小于±0.02pH单位;标准缓冲液与待测液的温度必须相同;测定pH>9的溶液pH值时,可用锂玻璃制成的玻璃电极,以减小碱差的影响;配制标准缓冲液和供试品溶液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蒸馏水,其pH值应为5.5~7.0;标准缓冲液可保持2—3个月,若不澄清时,则不能使用。
13、pH值测定
A.根据Nemst方程式
B.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
C.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D.测定温度应该固定为25℃
E.测定前需先用标准缓冲溶液校正
【正确答案】:ABCE
测定溶液pH值常用直接电位法,根据Nernst方程式使用酸度计或pH计测量,常以pH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
这个温度不是固定的,咱们PH计上有温度补偿旋钮,根据测定温度调节该旋钮即可,不需要固定在25℃。
14、《中国药典》酸度计校正的缓冲溶液有
A.硼砂标准缓冲液pH9.18
B.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6.86
C.草酸盐标准缓冲液pH1.68
D.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液pH12.45
E.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液pH4.01
【正确答案】:ABCDE
《中国药典》酸度计校正的缓冲溶液有以上五种。
15、《中国药典》测定熔点的仪器用具有
A.烧杯
B.b形管
C.温度计
D.毛细管
E.加热器
【正确答案】:ABCDE
《中国药典》测定熔点的仪器用具有容器(b形管、烧杯等)、搅拌器、温度计(具0.5℃刻度、分浸型、预先校正)、熔点测定毛细管、加热器、传温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