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物分析第三章物理常数测定法题库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执业药师考试资料 |
一、最佳选择题
1、测定pH值比较高的溶液pH值时,应该注意
A.误差
B.钠差
C.碱误差
D.酸误差
E.方法误差
【正确答案】:C
在测定高pH值的供试品时,应注意碱误差的影响。碱误差是由于普通玻璃电极对Na+也有响应。使测得的H+活度高于真实值,即pH读数低于真实值,产生负误差。若使用锂玻璃电极,可克服碱误差的影响。
2、测定溶液的pH值时,仪器定位后,要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多少个pH单位
A.±0.05pH
B.±0.04pH
C.±0.03pH
D.±0.02pH
E.±0.01Ph
【正确答案】:D
仪器定位后,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 .02pH单位。
3、《中国药典》规定,测定溶液的pH值时所选用的两种标准缓冲液的pH值相差大约几个单位
A.5
B.4
C.3
D.2
E.1
【正确答案】:C
选择两种pH值约相差3个pH单位的标准缓冲液,并使供试液的pH值处于二者之间。
4、
中l的单位是
A.nm
B.mm
C.cm
D.dm
E.m
【正确答案】:D
http://s9/mw690/b355994egx6BoCnrD4Y28&690为比旋度,α为测得的旋光度,l为光路长度(即测定管长度,dm),c为溶液的浓度(g/lOOml)5、用旋光度测定法检查硫酸阿托品中的莨菪碱的方法如下:配制硫酸阿托品溶液(50mg/ml),按规定方法测定其旋光度,不得超过-0.40℃,试计算莨菪碱的限量为(已知莨菪碱的比旋度为-32.5℃)
A.24.6%
B.12.3%
C.49.2%
D.6.1%
E.3.0%
【正确答案】:A
http://s5/mw690/b355994egx6BrC5plBy74&690
根据公式:c=100α/[α]20Dl=100*(-0.4)/(-32.5*1)=1.23g/100ml=12.3mg/ml
6、旋光计的检定应采用
A.水
B.石英旋光管
C.标准石英旋光管
D.梭镜
E.蔗糖溶液
【正确答案】:C
旋光计:《中国药典》规定,应使用读数至0.01。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
旋光计的检定:可用标准石英旋光管进行校正,读数误差应符合规定。
7、测定液体供试品比旋度的公式应是
【正确答案】:A
公式是固定的
测定药物的比旋度时,取供试液,测定旋光度值,按下列公式计算比旋度:
对液体供试品
对固体供试品
http://s9/mw690/b355994egx6BrCKSsOs58&690——比旋度
α
——测得的旋光度
L
——为光路长度(即测定管长度,dm)
C
——为溶液的浓度(g/1OOml)
如果已知比旋度,可将测得的旋光度代入下式,计算药物的含量:
8、旋光度测定时,所用光源是
A.氢灯
B.汞灯
C.钠光的D线(589.3nm)
D.254nm
E.365nm
【正确答案】:C
《中国药典》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温度为20℃,测定管长度为1dm(如使用其他管长,应进行换算),使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作光源,在此条件下测定的比旋度用http://s16/mw690/b355994egx6BrDj1eqj1f&690表示。
9、测定旋光度的药物分子结构特点是
A.饱和结构
B.不饱和结构
C.具有光学活性(含不对称碳原子)
D.共轭结构
E.含杂原子(如氮、氧、硫等)
【正确答案】:C
旋光度:当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学活性物质(如具有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
10、旋光度测定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时,加0.2ml氨试液的目的是
A.加速平衡的到达
B.减慢平衡的到达
C.使读数增大
D.使读数减小
E.消除干扰因素
【正确答案】:A
《中国药典》采用加氨试液的方法,加速变旋平衡的到达。
葡萄糖的分析
(一)比旋度测定
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与氨试液0.2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在25℃时,依法测定,比旋度为+52.6o至+53.2o。
测定时加氨试液0.2ml,并放置10分钟是为了达到变旋平衡后再测定。
葡萄糖有α及β两种互变异构体,在水溶液中形成平衡状态,但是α及β两种互变异构体的比旋度相差甚远,而在水溶液中逐渐形成平衡,此时的比旋度也趋于恒定,为+52.5°~+53.0°,这种现象称为葡萄糖的变旋现象。因此,当进行葡萄糖旋光度测定定时,首先应使上述反应达到平衡,一般放置至少6小时。若加热、加酸或加弱碱,均可加速平衡的到达。《中国药典》采用加氨试液的方法,加速变旋平衡的到达。
11、右旋糖酐20氯化钠注射液采用旋光度测定法的方法如下: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25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按规定方法测得旋光度为+19.5°。已知右旋糖酐20的比旋度为195°,其注射液中右旋糖酐20的含量是
A.5.0%
B.25.0%
C.15.0%
D.20%
E.50.0%
【正确答案】:B
根据此公式得出的结果是10g/100ml,转换一下就是0.1g/ml;然后乘以25ml,就是2.5g 对应的是10ml;所以有2.5g/10ml,再换算下单位就是25g/100ml;所以也就是25%;
本题是通过已知的旋光度,代入公式测未知旋光度!
http://s12/mw690/b355994egx6BsQBupE77b&690
此题比较基础,考查的是旋光度测定法的内容,可以听一下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再做题。
测定旋光度的意义:比旋度是旋光物质的重要物理常数,可以用来区别药物或检查药物的纯杂程度,也可用来测定含量。
物质含量与旋光度的关系:物质的含量与旋光度成正比。
http://s4/mw690/b355994egx6BsQvwtOj93&690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根据教材中公式,如果是稀释到25ml的两瓶中,用:
C=C'×2.5=0.5128α'×2.5=0.5128×19.5×2.5≈25.0%;
如果是稀释到50ml的两瓶中,用:
C=C'×5.0=0.5128α'×5.0的公式计算。
上述公式中的α'是实际测得的旋光度。
做此类计算,尽量简单化,记忆书上已有公式即可。
12、熔点是指一种物质照规定方法测定,在熔化时
A.初熔时的温度
B.全熔时的温度
C.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D.自初熔至全熔的中间温度
E.被测物晶型转化时的温度
【正确答案】:C
熔点系指按照规定的方法测定,物质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13、旋光度测定时,配制溶液及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均应调节温度至
A.10℃~30℃
B.15℃~30℃
C.20℃~30℃
D.20℃±0.5℃
E.25℃±2℃
【正确答案】:D
旋光度测定时,配制溶液及测定时,均应调节温度至20℃±0.5℃(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14、符号[α]tD代表
A.旋光度
B.折光率
C.黏度
D.比旋度
E.吸光度
【正确答案】:D
15、中国药典规定,熔点测定所用温度计
A.用分浸型温度计
B.必须具有0.5℃刻度的温度计
C.必须进行校正
D.若为普通温度计,必须进行校正
E.采用分浸型、具有0.5℃刻度的温度计,并预先用熔点测定用对照品校正
【正确答案】:E
熔点测定温度计:供测定传温液的温度及供试品的熔点用。《中国药典》规定使用分浸型、具有0.5℃刻度的温度计,温度计应预先用熔点测定用对照品进行校正。
玻璃温度计按使用方式可分全浸型温度计和分浸型温度计两大类。全浸型温度计是把玻璃温度计液柱全部浸没在被测介质中。分浸型温度计为温度计液柱部分(固定长度)浸入被测介质中,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16、比旋度是指
A.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ldm,且含lg/ml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B.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lcm,且含1g/ml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C.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ldm,且含1%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D.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lmm且含1mg/ml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E.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ldm且含lmg/ml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正确答案】:A
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lml含旋光物质lg的溶液,在一定的波长和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故答案是A。
17、中国药典收载的熔点测定方法有几种?测定易粉碎固体药品的熔点应采用哪一法
A.2种,第一法
B.4种,第二法
C.3种,第一法
D.4种,第一法
E.3种,第二法
【正确答案】:C
《中国药典》测定熔点的方法有三种方法:第一法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二法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第三法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当各品种项下未注明时,均系指第一法。
18、在药物比旋度的计算公式[α]tD=(100×α)/(L×C)中
A.t是25℃,C的单位是g/100ml,L的单位是cm
B.t是25℃,C的单位是g/ml,L的单位是cm
C.t是20℃,C的单位是g/ml,L的单位是cm
D.t是20℃,C的单位是g/100ml,L的单位是dm
E.t是20℃,C的单位g/ml,L的单位是dm
【正确答案】:D
在比旋度计算公式中,中国药典规定:测定温度为20℃,测定管长度L单位是dm,C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单位是g/100ml。故答案为D。
[α]tD—比旋度;α-测得的旋光度;l——光路长度(即测定管长度),dm;c——溶液的浓度,g/100ml(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d——液体的相对密度。
19、称取葡萄糖100.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于20℃用2dm测定管,测得溶液的旋光度为+10.5°,求其比旋度
A.52.5°
B.-26.2°
C.-52.7°
D.+5.25°
E.+105°
【正确答案】:D
浓度的单位应该转换成g/100ml,此题中就应该是100
比旋度=100×α/1×c已知浓度是1g/ml,比旋度=100*10.5/(2*100)=5.25
20、以下关于熔点测定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取供试品,直接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1
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0~1.5℃
B.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l
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0~1.5℃
C.取供试品,直接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3m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3.0~5.0℃
D.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3mm,置传温液中,升温数度为每分钟1.0~1.5℃
E.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l
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3.0~5.0℃
【正确答案】:D
《中国药典》测定熔点的方法采用毛细管测定法,依照待测药物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种方法:第一法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二法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第三法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当各品种项下未注明时,均系指第一法,这里仅介绍第一法。
测定前,取供试品适量,研成细粉,除另有规定外,应按照各药品项下干燥失重的条件进行干燥,若该药品不检查干燥失重、熔点范围低限在135℃以上、受热不分解的供试品,采用105℃干燥;熔点在135℃以下或受热分解的供试品,可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过夜或用其他适宜的干燥方法干燥,如恒温减压干燥。
测定时,分取供试品适量,置熔点测定用毛细管中,轻击管壁或借助长短适宜的洁净玻璃管,垂直放在表面皿或其他适宜的硬质物体上,将毛细管自上口放入使自由落下,反复数次,使粉末紧密集结在毛细管的熔封端。装入供试品的高度为3mm。另将温度计放入盛装传温液的容器中,使温度计汞球部的底端与容器的底部距离2.5cm以上;加入传温液以使传温液受热后的液面恰好在温度计的分浸线处。将传温液加热,俟温度上升至较规定的熔点低限约低10℃时,将装有供试品的毛细管浸入传温液,贴附在温度计上(可用橡皮圈或毛细管夹固定),位置须使毛细管的内容物恰好在温度计汞球中部。继续加热,调节升温速率为每分钟上升1.0-1.5℃,加热时需不断搅拌,使传温液温度保持均匀,记录供试品在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重复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即得。
21、比旋度计算公式中c的单位是
A.g/L
B.mg/ml
C.100mg/L
D.g/100ml
E.mol/L
【正确答案】:D
比旋度计算公式中c代表溶液的浓度,单位是g/100ml(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
22、供试品在毛细管内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为
A.全熔
B.熔程
C.初熔
D.熔点
E.熔融
【正确答案】:A
“初熔”系指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是指样品在一定温度下熔融同时分解产生气泡、变色或浑浊等现象。
熔融,冶金术语,常温下固体的物质在达到一定温度后熔化,成为液态,称为熔融状态,即常温下是固体的纯净物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熔点变成液态物质,且此液态物质有液体的某些物理性质,那么这种新的状态叫作该物质的熔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