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提纲

(2013-04-26 23:43:56)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校工作

三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测量

重点内容:认识毫米、分米、千米和吨

重点课例:认识千米

题库: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大象重4(          一筐苹果重40(         操场跑道全长200(     

一瓶饮料重250(        一艘轮船载重200(         文具盒长2(     

一罐可乐高1(         杨浦大桥全长7658(       京广铁路全长2313(     

2、 人 走1千米大约需要(     )。 A、50秒  B、12分  C、1时

3、如果两地相距1200千米,选择(     )的出行方式比较合理。

A、乘飞机          B、骑自行车   C、坐汽车

4、一辆卡车限载重5吨,下面(  )组方式组装的货物,适合用此辆卡车运输。

A、6箱800千克的货物  B、 4箱1000千克的货物  C、 5箱600千克的货物

1箱1000千克的货物      2箱800千克的货物       2箱800千克的货物

5、如何让学生体验一千米有多长?

 

第三单元:四边形

重点内容:认识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认识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计

重点课例:认识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题库:

 

1、伸缩门是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特性。

 

2、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与一个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周长相等,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如何让学生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4、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5、案例分析:

一位老师在教学三上认识周长时设计了这样的片段:

1、教师把树叶、国旗卡片、钟面卡片、蝴蝶标本及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标准五角星形的卡片贴于黑板

2、师:我们有办法知道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生:可以量一量。 

3、师:老师为每人都准备了如下一张“智慧小手测量单”,先看一看。

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叶的周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形的周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头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角星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腰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胸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这里有好多活动是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你可以找个搭档,共同完成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你现有的学具和测量工具完成这些活动,并记录下数据。比一比,哪些搭档配合得默契,完成得更多!

4、师:你通过测量和探索这么多图形的周长,又获得了哪些好的方法?

和大家交流交流。

1:我发现有很多图形的周长,测量时不用测出它所有边的长度,只要测出一部分就行了。比如:五角星,它的十条边都一样长,只要测出一条边的长度,让十个一样的数加起来就可以了。

2:长方形的周长,不必将四条边的长度都量出来,只要量出一条长边、一条短边就知道其他的边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3:我发现圆形的周长很难量,用直尺不行,我们用线绕它一圈儿,却发现稍微用点力,线就拉直了,很不容易测量。

4:有办法,可以把它对折,这样可以只绕出它半圆的长度,然后乘2就行了

5:还可以再对折,这样要量的曲线就更短了,测量这段曲线的长度再乘4。

6:测腰围时,我发现从外面量就把衣服的厚度也量进去了,不准确,应该贴着肚皮量。

7:我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还能测量出很多图形的周长。

问题:你认为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可取吗?为什么?

 

 

三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重点内容:了解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偏向,能够用给定在一个偏向,辨识其他在七个偏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写物体地点的偏向。

重点课例:

例1,    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和例3,能看懂地图上表示方向的符号,并以此确定其它三个方向,能对不同方向的路线进行描述。

4和例5,认识八个方向,形成八个方位的空间观念,能用八个方向描述路线。

题库:

1.填一填

1)邮局在拥军街和幸福大道的交叉路口的西南角。

2)育英小学在电影院的             方向上。

3)公园在                     的交叉路口的             角。

4)张丽去上学,她可能沿着                       走,到拥军街再向           走,过了幸福大道后,在马路的   侧就是育英小学。

5)张丽上学还可能走哪条路线?

2.画一画

在商场西面120米的地方有一个游乐场,请用△标出游乐场的位置;在商场北面80米处有一个图书馆,请用0标出图书馆的位置。

 40米

 

 

 


               

商场

 

 

 

 

 

 

第六单元  面积

重点内容:面积的含义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换算

重点课例:面积和面积单位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题库:

 

1.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种图形,用哪种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为什么?

2.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如果它的边长增加1厘米,它的面积将增加多少平方厘米?(请按要求画一画)

3.请你详细地描述并结合画图的方法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4.36厘米答案铁丝围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吗?面积各是多少?算一算,填在表中。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5.请推算一下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三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会这样推导面积计算公式:

 1、出示: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完成下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2、学生操作

3、交流汇报

4、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6、应用公式

     问题:你认为这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推导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取吗?为什么?

 

 

四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主要内容:认识射线和直线,角的定义;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平角和周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画指定度数的角。

 

课例: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

 

典型题:

1.射线有(   )个端点,可以向(    )端无限延伸。直线有(   )个端点,可以向(    )端无限延伸。

 

 

 

 


2.分别画一个45度、80度和150度的角。

 

 

3.用一副三角板能拼合出135度、105度、120度角吗?请简单画一画。

 

 

 

4.右图两个图中的∠1和∠2是不是相等,说明理由。

 

5.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      度。

6.1周角=(   )平角= (    ) 直角

7.角的计量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1度角的大小是如何定义的?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主要内容:认识平行与垂直;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画平行线,“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画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课例:垂直与平行;画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典型题:

1.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画出对称轴。   B.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C.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D。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画一画。(剪一刀)

  (1)用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

 

2)用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3)用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1)                    (2)                      (3)

 

9.四上《角的度量》一课中的片断:

师: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测量线段的长度的?

生:线段的一个端点与直尺上的“0”对齐,看另一个端点到几,就是几厘米。

结合课件演示,师小结:我们在度量线段长度时,首先是让直尺上的刻度与线段重合,然后用直尺上隐藏着的一些标准的长度单位线段去量,比如先用“1分米”去量,有3分米还多,再用“1厘米”去测量,有2厘米,那么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3分米2厘米”。

师:测量线段的长度时,我们是用直尺上“1分米”、“1厘米”这样的线段去重合着量的,那么,测量角的大小时,应该用什么去重合着量呢?

生:用量角器量。

师:量角器里隐藏着的什么,帮助我们测量角的大小?

生:量角器里隐藏着角的单位标准。

师:测量角的单位标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生:也是一个角。

师:你能在量角器里找出角来?

生寻找、比划、画、说。

师: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很多很多个大小不同的角。

课件演示量角器上的1°角(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都是1°角),共有180个这样的1°角。

    你对这一教学设计有什么看法?

 

 

四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重点内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重点课例:例1,例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3,位置的相对关系

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题库:

1.假设某校大门在教学楼的正南方向50米处,图书馆在大门北偏西40°方向100米处,操场在图书馆西偏南30°方向处。请你在下图中标出各建筑物的位置。(注:图上1厘米表示100米)

 

 

2.小明从起点站向西偏北40°行驶350米后向西行驶300米,最后向南偏西30°行驶300米到达终点站。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电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注:图上1厘米表示100米)

 

2)根据路线图,说一说电车回程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

 

3.小明从家出发,先向东偏北30°的方向跑了400米到达A点,接着向北偏西30°的方向跑了200米到达B点,然后又向西偏南30°的方向跑了400米到达C点,这时小明离家多少米?

 

第五单元  三角形

重点内容: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重点课例:三角形的认识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内角和

题库:

5.什么是三角形的高?请你任意画一个钝角三角形,再画出这个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

 

 

 

 

6.1)为什么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要大于第三边?

 

 

2)下面几组小棒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吗?可以画√,并想象一下,拼成的什么三角形?

1.5厘米、2.5厘米、2厘米(     );

3厘米,3厘米,5厘米(     

2厘米、2厘米、5厘米(      ); 

 

3)如果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4厘米和7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应该在什么范围内?

 

7.请你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至少写出2种)

 

8.怎样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一个等边三角形。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大角和最小角的度数是(     )度。

 

6.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案例

在一位数学老师在上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学生发组利用老师提供线学生的小棒(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能够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呢?后开始汇报交流:

1(上台展示学习成果:)4、5、6,能围成;5、6、10,能围成;4、5、10,不能围成;4、6、10,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你们组得出的结论和他们组的一样吗?有不同意见请补充。

2:我不同意4、6、10这一组,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我们试过了。

1(很着急):我们小组也试过了,4+6=10,上面两根加起来和10厘米一样长,是不能围成功。

“对”,大多数学生表示赞同生1的观点。

2(看着我):我可以上去摆给他们看。

2一个箭步走到讲台前拿起小棒就摆了起来。边摆还边说:“把4厘米和6厘米慢慢往下压,一点一点,你们看,围成功了吧?!”(如右图)

学生们一看,“诶,还真能围成功”,于是纷纷动手再摆,课堂顿时乱做一团。

……

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

 

 

 

四年级上册“数与计算”题库

一、基础知识

1.用两个6和三个0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读数时需要读“零”的数共有()个。

2.800870000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上的8表示(    )个(   ),这个数读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是(        )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3.用0、2、3、5、8、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积最大是(  )。

4.如果A=50400…0,B=300…0    那么A×B=(  ),A÷B=( 

 

200个零

200个零

 

5.在8和9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八亿零九万。

6.要使9□3÷9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填(   )。

7.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这些都是(   );个、十、百、千…这些都是(   )。

8.210+220+230+240+250=(   )×(  

9,百位数和个位数相同,十万位、万位、千位上数字组成的三位数除以百位、十位上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商是35。这个六位数是(           )。

二、过程性知识

1.1亿有多大?请你详细举出3个例子。

 

 

 

2.为了让学生在笔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过程中能快速准确地想出商,你可以设计哪些针对性的练习?

                                                         

                                                         

                                                          

3.请详细阐述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如145×12中,你是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学的?

4.在计算28×153这道算式时,通常要将竖式列成153×28,你是怎样解释的?

 

 

问题:

1、正确认识计算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准确了解计算的内在思想和方法,能使我们的计算教学更加科学有效。请结合以上教学内容,谈谈你对计算教学的理解。

 

 

 

 

 

 

2、请结合其中一个材料,对新知教学进行设计。

 

 

 

 

三、试题3:下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下统计单元的平均数例题内容。教材利用收集矿泉水瓶的例子引入平均数,介绍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你觉得教材呈现的素材好不好?如果你教学这节课,你会选择怎样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