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对联绝句:四川成都望江楼的空白下联——舍我其谁?》

标签:
转载 |
近日,重拾赏玩对联的乐趣。
赏玩对联,那还是当年上初中时的兴趣了。后来,自觉学习对联知识毫无用武之地,也就渐渐地丢弃了。
今日,在网上胡乱一搜,查阅到一条已过时节的旧闻:《成都望江楼悬赏5000元征对联,数千人应对无最佳》(成都晚报,网上时间:2009年10月24日07:12)。
据此,该文明确声称征对千古绝句难寻:“望江楼二楼上原本该书写下联的地方,还将继续由一块无字木板来代替。”
http://s12/middle/4b00f2b3tc7cddb0446bb&690
于是,我饶有兴趣地看到了成都望江楼的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据说,这是望江楼在1889年开楼不久后,一位清代的江南才子在望江楼上看到美不胜收的沿江景色,一时兴起而写出的上联,但他无论如何也写不出下联来,只得报憾将上联书提在望江楼上。此联即出,随即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应对。一百多年来,难倒了多少天下名士,至今尚无人能续出工整而大气的下联。
http://s15/middle/4b00f2b3tc7cafcd7adee&690
该文又称,一百年多来普遍认为下联较不错的,是几十年前成都什邡县的一位李先生应对的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影万年,月井万年。”据说,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成都什邡县一位李姓布衣,一日去县城北面的珠市坝散步,见该处有一口井,井旁立有清代石碑,上刻“古印月井”,他触景生情,突发联想,遂脱口对出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这一联虽不及上联的意境,但尚可入眼;而后人其它各应对之联,终觉不敌上联之灵气。但是,当代评论家们皆认为,这一下联虽然文字很工整,但在人文内涵上有所欠缺,困为印月井只是四川成都什邡县的一处小景,而且原址已变成了街区,与望江楼无法“门当户对”。唉,这也有些令人扼腕叹惜啊!
本人点评:我以为,此应联的“影”字,看似为名词,作为动词的疑问很大,难与“流”相对应。现代人谁会认为“月影万年”的“影”,它在这里是当作动词用呢?有人肯定会有疑问:名词和动词都分不清,这能叫还不错的下联吗?其实,这里面是有其原因的。在现代汉语中,“影”是肯定不能作动词用的,但在百年之前,若以古代汉语来说,“影”即可用作动词,也可作名词用,看情形而言;但是,不论是现代汉语或是古代汉语,上联与之相对应的“流”,它从来只作动词用,一般不充当名词,特定情形下例外。在词性上,如今还把“影”字嵌入下联中,从现代汉语的角度上来看确实有偷机取巧的嫌疑,“影”字已多不用作动词了。另一不足之处是,最后一句“月井万年”有些不太真实,是硬着头皮的吹牛话。所以,该下联也就不为上乘之作。
该文再称,此次网络发起的全球第三次征集活动,最佳虽缺评,但还是选出了三条获优秀奖的下联,如下:
第一条下联:“邀月岭,邀月饮,邀月岭巅邀月饮,月饮万家,月岭万家”。
第二条下联:“观月阁,观月落,观月阁中观月落。月落无言,月阁无言”。
第三条下联:“朝月阁,朝月落,朝月阁中朝月落。月落无声,月阁无声”。
(注:评委们认为,以上邀月岭、观月阁、朝月阁也都是不太知名的地方小景。)
本人点评:嗯,确实难对哟(笑)。这三条获优秀奖下联,在音律平仄上,毫无疑问,它们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词性上,是有很大疑问的。比如,第一条的“月饮万家”,就是意思说不通的病语句。看我来一句:“公牛爱月亮”。这句话在语法上是没问题,可在意思上是说不通的。如果说是语法修辞上的“拟人”手法嘛,“月亮”也不能“喝掉万家”吧?这倒是应该划入“病句”的范围。第二、三条下联的“月阁无言”或是“月阁无声”,这两个主语“月阁”也可说是在造词,似抄袭了流传下来的那条下联“月井”的造词用法。即使在古代汉语当中,我们也只说“楼阁”、“庭院”等等。那么,追究到与下联“月阁”相对应的上联“江楼”,它是不是造词呢?肯定不是了,通常是有这么个词汇的。另外,还要说的一点是,看以上三条获优秀奖的下联,均少不了一个“月亮”,明显都是抄、翻、改上面流传几十年的什邡李姓男子的版本,完全是一个个都掉进“月亮”里出不来了。哈哈哈!!!
该文章继续评论,现摘要如下:——“其实并不是所对的下联质量不好。这不是文学原因,而是人文因素。”征联活动的专家评委之一、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诗词楹联协会顾问冯广宏认为,“仅从文字上来说,要对齐这个对子并不算难。关键是既要对得公正,所对景点又必须有相当知名度,要和望江楼这个国家重点文物‘门当户对’,必须有一定深度的人文内涵”。据悉,望江楼的“绝对”征集先后曾举办过三次,但评委团认为这次征集的下联质量最高,但能与上联气势相匹配的下联仍然空缺。冯老举例说,由于评定标准有明确规定,下联开头语必须是全国知名景点或地名,因此征集的下联出现了创造景点情况。……
“下联开头语必须是全国知名景点或地名”。——呵呵,我看就光凭这一条,它就能让许多自视甚高的“举人秀才”一个个全都傻眼了,结果必是“大眼瞪小眼”。
看完以上这篇文章,我哈哈一笑,随之拍脑袋就拟出了下联(注:以“穿山洞”、“邀月洞”为题的两条应对下联,以及附属选择的数条下联)。现特作此文,借此证明此条下联的知识产权归属于我本人。
下面,均是我拟对的下联:
http://s5/middle/4b00f2b3tc7ce4eec7594&690
现在,我似乎已经明白过来了,上面那三条获优秀奖的“抄袭”下联,为什么总少不了“月”字。因为“月”字是仄声,如果用此字入联,上下联的平仄格式必是规规矩矩的“正格”。我不禁晒笑了:若要论“翻版”的话,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岂不来个更彻底的“翻抄”更痛快呢?君若不相信,且来看我以“邀月洞”为题也来翻版,拟对一幅令人耳目一新的下联:
下联:邀月洞,邀月颂,邀月洞前邀月颂。月颂万年,月洞万年。
上联: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呵呵,我心想:若不是北京西山晏公祠“邀月洞”已废弃而是著名景点,那么,此下联与上联的匹配那已可谓是“天衣无缝”,又何来“绝对”一说?更何况,下联即押韵、又符合平仄格式的正格,在气势上也更胜出一筹哟。
故而,我又附带查阅了一些网摘资料,顺便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北京西山晏公祠位于四季青乡万安山麓。晏公祠原名道统庙系儒教庙宇。明代正德七年(1512年)太监晏宏所建。清康熙四年 (1665年)重修。庙内崖壁凿有"停云岩"石洞,洞南向,拱券顶,面阔3间,西间名三省斋,东间名四知室。洞内壁上有大幅刻字。附图:
http://s15/middle/4b00f2b3tc7cdaca48d9e&690
停云岩石洞旁有个石窗,上面清晰地刻有“邀月洞”三字。
http://s10/middle/4b00f2b3tc7cd6bd9b4a9&690
邀月洞内,早已空空如也。
http://s7/middle/4b00f2b3tc7cd6f888b26&690
君拟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我对下联:明月台,明月亮,明月台前明月亮。月亮万年,月台万年。
呵呵,“望江楼”对上“明月台”,对仗工整吧。诸位看官觉得我这下联对得如何呢?哈哈,君莫晒笑先,待我把话说完再大笑也不迟哟!
话说“明月台”一词,在当时也是有出处可言的,而且丝毫不比新建“望江楼”的名气逊色。《明月台》可是一本章回小说的书名,成书见于清咸丰年间,即1856年前后。全书十二章回,当世现存有清代抄本。书署“烟水散人着”。根据本书序言及其他资料考证,本书作者翁桂,字凝香,号烟水散人,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流寓萧县(今属安徽),生平甚不得意,以教村塾为业。本书从神话说起,写两个人的经历故事,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其用心如书中自序所言:“从忠孝节义、悲欢离合之中,生出渺茫变幻,虚诞无稽一段因由,借端借事,惩劝醒世。”本书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之所见所闻构思创作而成。内容简介:以裴既寿、甘百善一反一正角色的故事,诉求本书主旨:逆子绝天伦,佳儿金榜登。
如此看来,《明月台》见世那可是比1889年的“望江楼”还早了三十多年呢。恐吓信怕真的说不清楚啦,当年那位江南才子或许还曾经阅读过小说《明月台》,只是拟作上联时未想起此书名,这才找不着下联的呢。(笑)
这讲了史书典故以及其时间出处,现在,再回头来看我拟出的这幅下联,当把上联“盖了帽”。上联岂不论如何拆解词组,下联都能把它全都“扣死”。“月亮”即可是名词,又可是“主谓结构”;再看“明”字,本义是:明亮,清晰明亮。它即可作为动词用“照亮、弄明白、看清楚”,也可充当名词来用,比如“明月”。
呵呵,还是又把话说回来吧。看当代评委们皆是认为:“望江楼”的下联非要对上什么地名或著名景点不可,那才叫“匹配”之联。而在我看来,这样的认识实在是视野也太窄了,眼界也太低了。这若是要说到对联的门当户对,“地名”匹配“书名”,那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中规中矩之事。
佳联绝句,信手拈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其实说白了,也不就是一幅上联吗?又何来对不上的理由呢?“绝对没有下楹”那可是四处谣传的,“未必不合上联”才将是真实可信的。
随后,我又一时余兴未了,下面仍以“穿山洞”为题而选择出“逝”字赏玩楹联,再拟对出一个非常有趣的下联:
下联:穿山洞,穿山逝,穿山洞下穿山逝。山逝万年,山洞万年。
附录一:阅读原文章之一《成都望江楼悬赏5000元征对联,数千人应对无最佳》,网上来源:http://news.sohu.com/20091024/n267696403.shtml
附录二:阅读文章之二《“成都作家对望江楼下联”后续》,网上来源: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2-03/30/content_435365.htm
附录三: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瞻海阁,瞻海角,瞻海阁前瞻海角,海阁万年,海角万年
赏雪岭,赏雪景,赏雪岭头赏雪景,雪岭万冬,雪景万冬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雨尘心,雨尘染,雨尘心上雨尘染,尘心一时,尘染一时
听雨阁,听雨落,听雨阁中听雨落,雨阁三更,雨落三更
观苍海,观苍松,观苍海里观苍松,苍海万年,苍松万年
听雨榭,听雨诉,听雨榭中听雨诉,雨榭万年,雨诉万年
彩云天,彩云间,彩云天上彩云间,云天永久,云间永久
会诗楼,会诗友,会诗楼上会诗友,诗楼永久,诗友永久
读书亭,读书声,读书亭中读书声,书亭万年,书声万年
小鱼头,小鱼游, 小鱼头上小鱼游, 鱼头一丈,鱼游一丈
寻梦园,寻梦回, 寻梦园里寻梦回, 梦园一夜,梦回一夜
爱晚亭,爱晚晴,爱晚亭上爱晚晴, 晚亭百世,晚晴百世
红绣楼,红绣球, 红绣楼上红绣球, 绣楼挺大,绣球挺大
镇海庙,镇海啸,镇海庙来镇海啸,海庙万年,海嘨万年
悲国破,悲国恨,悲国破时悲国恨,国破一朝,国恨一朝
观云亭,观云临,观云亭中观云临,云亭万载,云临万载
相国寺,相国祀,相国寺中相国祀,国寺几年?国祀几年
教学楼,教学友,教学楼上教学友,学楼天下,学友天下
听雨阁, 听雨落,听雨阁中听雨落, 雨阁三更, 雨落三更
渡河津,渡河舟,渡河津弥渡河舟
盼夫石, 盼夫归,盼夫石顶盼夫归, 夫归万里, 夫石万里
锁心秋,锁心修,锁心秋里锁心修,心秋一代,心修一代
毒女怨,毒女冤,毒女怨前毒女冤,女怨几何,女冤几何
拾晚暮,拾晚赋,拾晚暮中拾晚赋,晚暮刹时,晚赋刹时
思玉女,思玉趣,思玉女中思玉趣,玉女几时,玉趣几时
观云阁,
观云鸽,
拜佛寺,
拜佛堂,
听竹院,听竹愿, 听竹院中听竹愿, 竹院一时,竹愿一时
听蛙堤,听蛙啼,听蛙堤上听蛙啼,蛙堤百里,蛙啼百里
闻鸟林,闻鸟鸣,闻鸟林中闻鸟鸣,鸟林一片,鸟鸣一片
邀月畔,邀月伴,邀月畔前邀月伴,月畔万年,月伴万年
观云台,观云来,观云台上观云来,云台一色,云来一色
凤凰台,凤凰游,凤凰台上凤凰游,凰台百年,凰游百年
听雨轩,听雨喧,听雨轩中听雨喧,雨轩三春,雨喧三春
洗砚池,洗砚石,洗砚池中洗砚石,砚池遗芳,砚石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