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华应龙的“化错教学”真牛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育故事 |
您的课堂上,有学生出错吗?
如果您说没有,那很可能是一堂假课哦!
有一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听了一堂公开课,学生的表现太完美了。下课后悄悄一问,学生告诉他:“这是第三遍!”
那么,问题来了,学生出错了,您如何对待?
华应龙这样做——有时,学生出错,他会大喊一声:“错得好!”
作为全国数学名师,华应龙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小学数学教育,打造“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课堂,他的教育教学思想中,最亮的招牌就是“化错教学”。
那么,究竟什么是“化错教学”?“化错教学”怎样实现?
“化错教学”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教学过程,教学生学,“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培养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求真人格,将教学活动引向心灵深处。
“化错教学”包括“容”——“融”——“荣”三个阶段。具体说,第一,错是错,要温暖地容;第二,错不是错,要智慧地融;第三,错还是错,要自豪地荣。这也是“化错教学”的三重境界。
解读
一错当头,能否容纳,取决于一个人的见识和胸怀。
错误,是一种反证,是对教师的一种提醒和帮助。不管孩子在课堂上的回答是正确还是错误,他们都该被尊重,都应有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可以出错的时空。
案例
上“分数初步认识”这节课时,华老师以3/4导入,让孩子用手头的纸片来表达3/4这个概念,孩子们都是用折,或者画,借此标出四部分中的三部分。但在巡视时,华老师发现:一个孩子在纸上画了五条竖线,然后用大括号括起来四条。“这不是表示五分之四吗?”华老师一看,就兴奋了,立刻让他说说是怎么想的。
孩子的解读是这样的:两根线之间空白的部分,代表一份。华老师说:“如果我当时武断地批评他,告诉他你错了,那么就扼杀了他这种独特的表达。学生不是我们对手,而是帮助我们缔造课堂生活的另一只手。”
实操
华应龙说:
1.教师要包容、欣赏学生的差错。
在课堂上,学生出错了,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喜,立马兴奋起来。只有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才能创造。
2.让学生悦纳自己和同学的差错。
我通过讲数学家、科学家对待差错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是创造的开始”,并组织学生利用“课前精彩两分钟”轮流讲。
3.创造机会,暴露差错。
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解读
把错误作为一种资源,从外在表现入手,引导其暴露思维过程,分析其内在机制,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高明的老师总是善于从学生九十五分错误的解答中,发现那仅有的五分正确,给予热情的肯定,并积极引导,让学生一步步推倒那九十五分的错误。而后,追寻产生错误的原因。
案例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老师总会做足够的铺垫,但一次,华应龙再上这节课时,没有了铺垫,在创设出情景后,让学生大胆猜想,组织探究。
一个孩子的猜想是,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两条相邻的边相乘。华老师按照这个“误”进行引导,最后发现原来这是不对的,这个孩子叫了起来:“华老师,您误导!”同学们哄堂大笑。其实,学生说的“误导”是有三个条件的:一是他有误,二是老师导了,三是学生醒悟了。华老师眼睛里笑出了泪水:“哈哈,我不是误导,而是导误!”
实操
华应龙说:
1.分析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
明白人明白的算理是一样的,不明白的人却各有各的困惑。教师要“望闻问切”,然后辨症施治。
2.让正确在差错中生长。
教师要敏于捕捉,善于发现差错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求知,在错误中探究。
3.用好教师自己的差错。
当自身出现失误时,教师要冷静,及时做出分析、判断,调整活动方案,采取补救措施,让失误成为发展学生思维不可多得的契机。
解读
这是对出错过程的回眸,是对差错的育人价值的欣赏。学习不是为了解对一道题,而是为了做对一个人。
案例
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这样说:“老师,刚才我是这么错的。”课堂上,学生不用担心出错,只要思考过就不用抱歉,学生有任何想法都会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波普尔说:“那些不愿冒着被证伪的危险去发表自己观点的人,不能参加科学游戏。”
实操
华应龙说:
1.拾错。
“经验是人们给他们所犯的错误取的名字”。我们为学生准备了“拾错集”,学生就像在沙滩边捡起美丽的贝壳一样,将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差错记下来。
2.分享。
在我们的课堂里,学生踊跃地表达与众不同的想法,您也会听到有学生大方地站起来说:“刚才,我是这么错的……”他们不怕失败,敢于创新,我们能“听到学生思维真实的声音”,教学效果令人欣慰。
3.感谢。
对学生有价值的差错,我们会引导全体学生,让教室里响起三四次感谢的掌声——为他不盲从的坚持,为他有根有据的说理,为他接纳他人观点后的修正,为他带给我们思考的贡献。这样培养的就是学生做人、做事的好习惯。
当然,允许犯错,不等于鼓励犯错。只有在尽最大努力避免出错的前提下所犯的错,才可能最具有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