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实录

标签:
社会教育课设备道理活动结束 |
分类: 玩主游学 |
以沙盘游戏辅导学生,进行个体心理咨询,收获颇丰。
我们和天津师范大学心理行为学院合作,既要讲求专业化又要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应该说,很受学生的欢迎。
所以,我们在学习人际沟通的方法、技巧之前,一定要明白“以道御术”的道理。“真诚”是道;“善解人意”是术。在运用人际沟通的方法之前,必须怀揣真诚之心。否则就成了“巧言令色,鲜矣仁!”我们要“真诚”地“善解人意”!
人际沟通的要素很多,可塑性最强的是“听”和“说”。这也是我们学习和训练的重点。
按照“善不善于听”和“善不善于说”,我们可以把人际沟通划分为四种类型:
善于说但不善于听的“高谈阔论型”。其特点是:强加于人。主要表现是:自我中心,不顾他人;强调自我感受,急于自我表现。心理机制是:自恋心理。比如:拿破仑。
善于听但不善于说的“不善言表型”。其特点是:被动呆板。主要表现是:机械听说,不善提问;心不在焉,语无伦次。心理机制是:自卑心理。比如:晚年迷恋神仙方术的秦始皇。
既不善听又不善说的“孤思寡言型”。其特点是:自我关注。主要表现是:话语散乱,不得要领;反应迟钝,不善提问;很少反馈,不善反馈。心理机制是:依赖心理。比如:乐不思蜀的刘禅。
既善听又善说的“善解人意型”。其特点是:察言观色。主要表现是:全神贯注,同感共情;反应机敏,主动听说;反馈及时,关注他人。心理机制是:自信心理。比如:周恩来总理。
无论你偏向哪种类型,通过“学而时习之”都可以善解人意。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体验一下善解人意的必要性。
通过活动让大家切身体验善解人意的必要性。
学会倾听。要虚心听讲,认真思考,善于提问;避免听话走神,随意插嘴。
学会贯注。要集中注意力,善于观察,注意体语交流。
学会沉默。要适当沉默,给双方留下思考时间;避免随意插话,急于找话题或长时间沉默。
学会对焦。要同感共情;避免冷漠分析、急于安慰,说客套话。
学会反馈。要及时提问,澄清问题;避免强加于人或言语木讷,表达不明。
学会总结。要勤于总结,把握方向;避免听说随意,频繁跑题。
学会少做批评。要换位思考;避免主观武断、好为人师、自作聪明、不留情面。
学会开放式提问。要平等对话,探讨建议;避免语气强硬,建议不断。
最后,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先别说学生的学习如何,如果学生心理不健康,走上社会也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