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健康教育课实录

(2013-02-27 07:08:55)
标签:

社会

教育课

设备

道理

活动结束

分类: 玩主游学
http://s15/bmiddle/b350cd1fhd6a8bf924f0e&690    刘建始整理
    这是温总理和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的同志在一起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摆在总理面前的是心理教育的沙盘设备,学生都喜欢沙盘游戏,通过让学生玩沙盘游戏,能判断出学生的心理活动的状态。

    由此想起我校的心理健康中心的沙盘游戏,学生由开始远离到逐渐接近并喜欢,而且有的学生的心理得到梳理。我们学校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开设心理课,

以沙盘游戏辅导学生,进行个体心理咨询,收获颇丰。

我们和天津师范大学心理行为学院合作,既要讲求专业化又要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应该说,很受学生的欢迎。

    下面是一次高中心理健康课实录

    谈人际沟通

    授课教师:郑贵宝

    上节课,通过活动,大家初步体验了“人际沟通”。那么,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怎样做才算好的人际沟通?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好客、热情、实在、善于表达、仔细听、感兴趣…这些都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那么,良好人际沟通的要点是什么呢?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这样的人很少有真诚之心。”这句话告诉我们两点:第一,与人交往要真诚;第二,真诚第一,方法第二。

所以,我们在学习人际沟通的方法、技巧之前,一定要明白“以道御术”的道理。“真诚”是道;“善解人意”是术。在运用人际沟通的方法之前,必须怀揣真诚之心。否则就成了“巧言令色,鲜矣仁!”我们要“真诚”地“善解人意”!

    下面,我们重点谈谈怎样“善解人意”。

    什么是善解人意?我们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叫做:“听之有心,言之中肯;思想聚焦,情感并轨”。

人际沟通的要素很多,可塑性最强的是“听”和“说”。这也是我们学习和训练的重点。

按照“善不善于听”和“善不善于说”,我们可以把人际沟通划分为四种类型:

善于说但不善于听的“高谈阔论型”。其特点是:强加于人。主要表现是:自我中心,不顾他人;强调自我感受,急于自我表现。心理机制是:自恋心理。比如:拿破仑。

善于听但不善于说的“不善言表型”。其特点是:被动呆板。主要表现是:机械听说,不善提问;心不在焉,语无伦次。心理机制是:自卑心理。比如:晚年迷恋神仙方术的秦始皇。

既不善听又不善说的“孤思寡言型”。其特点是:自我关注。主要表现是:话语散乱,不得要领;反应迟钝,不善提问;很少反馈,不善反馈。心理机制是:依赖心理。比如:乐不思蜀的刘禅。

既善听又善说的“善解人意型”。其特点是:察言观色。主要表现是:全神贯注,同感共情;反应机敏,主动听说;反馈及时,关注他人。心理机制是:自信心理。比如:周恩来总理。

无论你偏向哪种类型,通过“学而时习之”都可以善解人意。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体验一下善解人意的必要性。

    活动规则如下:邻座或前后座同学,两人一组,一位同学述说适应高中生活的种种喜悦、烦恼;另一位同学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表现的“心不在焉”。然后,两位同学互换角色。活动结束,请负责述说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及在人际沟通时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通过活动让大家切身体验善解人意的必要性。

    善解人意的“八个学会”。

学会倾听。要虚心听讲,认真思考,善于提问;避免听话走神,随意插嘴。

学会贯注。要集中注意力,善于观察,注意体语交流。

学会沉默。要适当沉默,给双方留下思考时间;避免随意插话,急于找话题或长时间沉默。

学会对焦。要同感共情;避免冷漠分析、急于安慰,说客套话。

学会反馈。要及时提问,澄清问题;避免强加于人或言语木讷,表达不明。

学会总结。要勤于总结,把握方向;避免听说随意,频繁跑题。

学会少做批评。要换位思考;避免主观武断、好为人师、自作聪明、不留情面。

学会开放式提问。要平等对话,探讨建议;避免语气强硬,建议不断。

    如果大家领悟了,可以练习一下。还是两人一组。注意要“真诚+善解人意”。

最后,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课,并不像有的教师所说,是为了医治学生的心理病,而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次学习“沟通”的机会,这些在文化课上是学不到的。并且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了传统文化教育,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了深奥的易经内容,如平衡问题就来自易经,天地合一,阴阳平衡,就不会出问题,学生的心理也是如此。

先别说学生的学习如何,如果学生心理不健康,走上社会也会出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