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心结》以第三人称讲述了这样两件事情:一为心地善良的菜主人以人人缺衣少食的时节却拔了半篓菜让饥肠辘辘的主人公背回家;二是一村之中最俊秀的女子为搭救主人公智障的儿子却甘愿让他摸自己白皙细嫩的手。而这两件事却是主人公一生都不曾忘记的,他以山里人的淳朴执意下辈子要做长工来报答他人的滴水之恩。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小说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安排。
时距的基本含义是故事时长和文本长度之间的关系。据此,热奈特提出,可以根据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的长度之比测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即概述;叙述时间等于故事时间,即场景;叙述时间为零,故事时间无穷大,即省略;叙述时间无穷大,故事时间为零,即停顿。
一停顿刻画人物外貌
文本中主要有三处运用停叙手法来刻画人物外貌:一是,扁儿长到十六七了,接近成年时期却仍旧长的极其柔弱,像一颗泛黄的豆芽菜。当扁儿看了两遍《红楼梦》略懂男女之事时,他一心想要女人,走路时双腿打别,看人时。眼白扑翻!二是,当村里人戏谑李水“爱那个长工的命咋着”,李水憨憨的笑着;当饥饿难忍的李水实在忍不住偷了别人的菜被人发现时,他的汗水“流的满头满脸满脖子”,李水的憨厚老实立显与纸背。三是对奇丑无比的毛婶的描写,毛婶这样的人都不肯让傻扁儿摸一下手,从而凸显美丽的秀的善良。
二“概述”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文本的前半部分快速讲述了扁儿如何由地主的儿子变成长工的儿子,从而为故事额进展奠定基调。扁儿的亲生父亲是一个并不十分富有的“没人想造他反”的小地主,被伪军“一梭子子弹”打中,很悲惨的死去,随后在土改时,扁儿的母亲由于是地主婆,在工作队的青年用皮鞭抽他时,善良的长工李水挺身而出收留了她。从此,“扁儿有了一个很奇特的家庭”。叙述简洁,避免了故事情节的冗杂拖沓,从侧面刻画出李水人性中的闪光点。
三 “等叙”记录故事发生的场景
发生在李水身上,让他刻骨铭心的两件事,自然也是文本叙述的重点、高潮。文本在这一叙述中所使用的时间等于故事发生的时间。两年大旱,颗粒无收,长工出身的李水再没有任何积蓄能够支撑整个家庭度过这个难关。于是,对于一个饿怕了的人说“几畦芜菁”“可是最时鲜的食物啊!”,他拔了人家一颗菜,就在这时,菜主人发现了他。一辈子清白做人的即使跳进黄河也难洗清这污点了!情急之下,他竟是饕大嚼伏天苦涩麻的菜叶子?菜主人心里也是一阵酸。硬是给他拔了半篓菜。另一件便是李水的傻儿子硬是要问老长工要女人,在奇丑无比的毛婶都不肯伸手让扁儿摸时,全村最美丽的女子秀却愿意将自己白皙细嫩的手让傻扁儿摸?秀的美丽不仅止于外表更彰显与她好贵的内心。李水极为虔诚的接受了他人给予的恩惠,这时他一生背负在身上的“结”。文本在此,揭示了“结”的深层含义,人在危难之际所受之惠怎能不没齿难忘?
文本运用三种不同的时距叙述手法祥略得当的讲述了李水以山里人特有的方式报答他人之恩的故事。“活着是一种状态,是一个过程,死了谁也不欠”,然而在李水的人生哲学中,报答他人之恩却是要身体力行,躬耕实践。临死前,说下辈子他仍是长工的命,这是他一生的结。即使明知道带着疲惫的灵魂以飞去天堂,但他仍然以山里人的淳朴与倔强去完成用来世许下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