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高考保送生制度

(2022-05-27 17:26:59)
标签:

教育

文化

历史

图片

我国高考保送生制度

高考保送生是指由中等学校推荐保送,经有关普通高等学校考察同意,免予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而直接录取入学的学生。

我们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就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是发展和巩固这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条件。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

1953年教育部规定附设于高等学校的工农速成中学的毕业生可以免试直接升入高等学校学习,保送生制度从此得以确立。保送生制度不仅保证了工农及子女入学,而且有效地改变了高等学校学生成分的比例。1954年工农及其子女在高校的比例提高到21.94%

1958年对工人、农民、工农速成中学的优秀毕业生、工农干部采取免试保送高等学校的办法。就是从1958年开始,便有了高考保送制度。

1970年至1976年期间,我国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推荐保送办法。这种招生方式跟保送生制度有相似性。招生条件: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还要注意招收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人们把从工农兵中选拔的大中专学生称为工农兵学员,1970年工农兵学员应运而生,1970年至1976年(1977.3入学)被全日制大中专学校录取就读的六届(1971年没有招生)工农兵学员共有2800万人,另说2300万人,其中94万人被录取在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就读,又被称为工农兵大学生,约占工农兵学员的三十分之一!

1984年,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山东矿业学院等10多所大学进行了招收保送生的试点工作,招收了近6000名保送生,占当年招生总数的1.2%1985年,保送生试点院校扩大到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43所高校。

1988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的暂行规定》,对推荐保送生的中等学校的条件、保送条件、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的程序等作了明确规定,如明确招收保送生的条件为: 综合表现优秀的高中应届毕业生或者中师应届毕业生,三好生或优秀学生干部优先,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集训的优秀高中应届毕业生等。保送生工作从此步入正规化、制度化轨道。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保送生人数持续增长,1992年保送生约1.4万人,19931.6万余人,2000年左右增长至2.5万人。我国高考保送生制度

我国高考保送生制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