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案分析《好玩的圈圈》

(2014-06-09 15:46:41)
标签:

育儿

西安市未央区上林苑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材料有效性投放与研究》

个案分析

杨子萱    

 

一、活动内容: 《好玩的圈圈》 

二、活动材料: 大小不同的呼啦圈。 

、案例描述: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们把呼啦圈投放到户外游戏中,然后拿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呼啦圈在地板上摆成了一条长长的小路。我们请小朋友学小兔子跳,要求双脚跳、单脚跳。有一些小朋友跑过来跳圈,跳了一会儿,杨子萱不小心勾到了圈圈,圈圈就歪了,于是杨林格就直接把两个圈圈并排放,这样跳圈就更丰富了,既有双脚跳又有单脚分开跳。期间,有一部分孩子自己拿着呼啦圈玩,有的拿着圈圈当小汽车,在“嘟嘟嘟”地开车;有的拿着圈圈套在身上,屁股在一扭一扭的,虽然转一下就掉地上了,但是孩子乐此不疲的重复着;有的把圈圈当作轮子,滚来滚去;有的把圈圈放在地上,让爬草地的孩子钻过他的圈圈;有的把圈圈从后背套在双肩上,跳着叫“背书包,上学校咯。”〃在孩子身上,我看到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很多时候,我们要从他们身上去学习,去发现更多的惊喜。 

、针对活动材料进行反思:  1.材料是教师自制的,有些呼啦圈外表缠着漂亮的彩带,有得缠着毛刺,虽然美观却不耐用,彩带,毛刺很容易散开。  2.班幼儿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又比较强,不同外观及形状的呼啦圈,容易造成幼儿的争抢。  3.呼啦圈是一种简单却可以创造出许多玩法的材料,非常适于幼儿玩耍,加之其他班级的幼儿也有玩呼啦圈的,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幼儿就在耳濡目染中习得了呼啦圈的玩法,他们又会加上自己的想法与理解,于是可能就会延伸出更多玩法。教师要做的往往不是去教幼儿玩法,因为教师的思维是很有限、很狭隘的,我们更多的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放松的游戏空间,投放一些可能的辅助材料,这样才更有利于幼儿在丰富的环境中探索与发现。例如,如果没有皮球,孩子就不会想到圈圈可以让皮球投进去;如果没有孩子在爬草地,孩子也不会拿着圈圈当山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