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语者》心得
(2017-08-23 14:59:01)分类: 教育我思 |
读了《书语者》,首先我知道了这本书写的是美国的唐娜林·米勒老师亲身经历的事情。我觉得她要传播一种信念,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个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我喜欢书中米勒的学生进到图书馆后是这样的,因为没有人会闲逛,也没有人扎堆聊天。而她同样超级喜欢读书的丈夫唐竟会在下班路上边走边看书,结果一不小心撞到了街边的一棵书上。她的学生大多已经成为偷时间读书的高手,比如在68页给出了米勒的学生不同寻常的阅读场所:淋浴间、空浴缸、床底下、杂货店、衣柜里、屋顶上、楼梯上、把狗当枕头、打开的汽车后备箱……是不是很可笑呢?但这恰恰反映了他所教的学生们,他的朋友、爱人们是如此爱书。
第四章谈到了“阅读的自由”。米勒告诉学生:总有一本书在等着你,如果觉得读起来太难或者无聊,那就放下再选。不要因为选错了书放慢了读书的脚步,也不要觉得一本书只要开始读了就必须读完。她给学生推荐的书很广泛,在80页有记录。她要求学生一年要读40本书,可以是诗集、传统文学、写实小说、历史小说、奇幻小说、科幻小说、悬疑小说、知识类、传记等等。我想对于我来说,如果不是学校给我发书读的话,我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想到要读这些书,阅读能力也不会提高这么快。在第101页米勒老师提到了读书笔记,其实就是想通过相互私语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相当于我们在书上写下批注原因也在于此。他的这种“阅读自由”的理念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借鉴学习。
第五章是“言传身教”。在第108页写到如果我们在学生离开学校时,依然没能让他们爱上阅读,那么就是制造不读书的成年人(这些学生将来会成为父母和老师)。我觉得虽然说的有点严重,但也有可能成为社会问题。如果不是天生的读者,那就需要后天培养。父母和老师同样都是引领者,要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阅读的榜样。在第115页提到了成年人应该读童书,我觉得是亲子阅读的话还行,因为感觉不一样;如果做不到亲子阅读,可能就不太想读了。而对于老师来说,你应该是教室里阅读能力最强、最资深的读者。如果每天都怀着对阅读的热爱站在学生面前,就一定要激励学生去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