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猴子种果树》教案及反思

(2017-05-15 11:06:52)
分类: 教案及反思

 22、猴子种果树(第一课时)

合肥市锦城小学   段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故事,会自己讲故事。

        2、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节课要学的生字。

        3、能认识到这是一只没有耐心的猴子。

教学重点:

       能自己讲故事,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讲故事,理解文本,认识这是一只没有耐心的猴子。

一、词串导入,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的词语会不会读?(依次出示词语:梨树、桃树、杏树、樱桃树)指名读、齐读。

  2.这些都是果树,你还知道哪些果树?

  3.齐读词语

4.这些都是果树,但它们结果的时间不一样,农民伯伯总结下来很多经验。

  (1)我们来看看第一条经验,(出示:梨五杏四),读。你懂吗?齐读。

  (2)再看第二条经验,(出示:杏四桃三)读。杏树要——,桃树要——。

  (3)再往下看,(出示:桃三樱二),樱桃树要种几年?

  这些就是农民伯伯种树的经验,叫——(农谚)大声读,再读。有很多的农谚,很多的经验,这里还有一条,(出示:樱桃好吃,树难载。)懂吗?齐读。

5.自己读一读这些农谚。记住了吗?从上往下读一读。从下往上读一读。

6.(出示词语:乌鸦)见过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和乌鸦有关的成语吗?(乌鸟私情、乌鸦反哺)

  7.(出示词语:喜鹊)喜鹊的叫声——,乌鸦的叫声——

  8.(出示词语:杜鹃)每种鸟的叫声都不一样,杜鹃是怎样叫的?

  9.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横过来读,注意哦,每一行里都有一个故事,齐读。

  二、进入课文

  1.读得熟,才能记得住。下面我们就来听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猴子种果树。

  2.有一天,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他天天给梨树苗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过了一天,猴子又来给梨树苗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过了一天,猴子又来给梨树苗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这个故事好玩吗?

3.我来考考谁的耳力好,猴子种了梨树后,它天天就干两件事,哪两件事?第一件是——(浇水),第二件叫——(施肥)。

4.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范写“浇”。换偏旁记字法(晓)。你看,我们的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

范写“施肥”,“肥”是什么偏旁?(“月”,演示古字写法,像一块挂着的排骨肉,以后看到“月”字旁,就知道和肉有关系。)

  5.齐读“浇水”“施肥”。

  6.(出示第一小节)下面自己读一读故事的开头。

  7.师读课文第二、三小节,“于是它拔掉梨树改种杏树”(师反复读了三遍)这回猴子又做了两件事——拔掉梨树,改种杏树,伸出手指,板书“拔掉”“改种”,范写“拔”,范写“改”,书空。

8.猴子做了两件事,齐读“拔掉”“改种”。

9.这个故事会讲了吗?自己练一练。(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生动)乌鸦的语言应当怎样读?指导“猴哥猴哥”读得紧凑,读出乌鸦的着急。

 10.“猴子一想”,心里想的话怎样读?指读。

11.自己讲一讲故事。(不要念课文,自己讲)

 12、故事讲堂开讲啦!谁愿意第一个讲,我这有填空可以帮助他哦。(出示填空),增加点难度,提示变少了,还会讲吗?(出示填空)填空没有了,谁还会讲?

 13.下面两段老师不讲,你们会吗?你有什么秘诀?(师小结:下面两段故事,基本只要把乌鸦的名称,果树的名称,还有农谚换一换,就可以讲了。)

14.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自己讲一讲,指名讲。

15.故事还有一个结尾,谁会讲?仔细看这幅图,你来写结尾,会怎么描述?猴子一连几年都没有种成果树,它心里就没有什么想法吗?通过这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

  (师小结:没有耐心的猴子。)

三、学写生字

1.今天的讲故事,就讲到这了,回家你们可以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下节课我们续编故事。

2、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拿出习字册,将黑板上我们所学的生字描一描、写一写,下笔之前,想一想我们刚才的提醒、田字格占位。(注意写字姿势)另外老师今天还要送给大家一个词“耐心”,写字最考验大家的耐心了,别做一只没耐心的猴子哦!

3、同桌互评、展示。

四、作业设计

把故事讲一讲,分享给爸爸、妈妈听.

 

反思: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一只没有耐心的猴子不断地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的故事。教低年级童话故事,一般课堂上朗读、表演都不可或缺,这堂课,我采用了薛法根老师的故事组块教学法,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导入时先后出示了四组词语:
    第一组: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
    第二组:梨五杏四  杏四桃三  桃三樱二  樱桃好吃树难载  农谚
    第三组:乌鸦  喜鹊  杜鹃
    第四组:哇哇  喳喳  咕咕

    四组词语都呈现后,让孩子们横着读,竖着读,反反复复地读。在读中,孩子们把最关键的,故事中的变化因素熟记于心了。 “每一行里都有一个故事。”归类朗读词串,让言语规律得以彰显并被孩子吸纳。接下来带着孩子们循循善诱讲故事,第一自然段,我抓住“天天“启发孩子们讲故事,我用反复的形式处理,“一只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过了一天,他来浇水施肥,又过了一天,他又来浇水、施肥,又过了一天,他还来浇水施肥”孩子们觉得可乐了,哈哈的笑起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把字的教学又融入其中,既强化印象,又增加趣味性。但在随文识字中,有一点我没有把握好,教学的这五个生字结构一致,可以整合,随文识字时,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可以只交流字形记忆,不范写,在最后的生字教学环节,范写,指导学生描红,这样讲故事就更流畅了。

      在引导学生讲故事的环节中,我用填空的形式来指导,容易让孩子误以为是背课文,我应该让孩子们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找出每一个小故事之间的变化,提炼细节,抓住每个故事中相同又不尽相同的地方,我要找的就是三段中的差异。比如“你有这个耐心吗?”“你能等得及吗?”“你不着急吗?”这三句意思相同表达却不尽相同的反问句,还有“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四年太长,我也等不及。”“三年太长,我还是等不及。”中“也”“还是”两个词与前文的关联。如果当时课堂上这样设计,会比今天的课堂呈现的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