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反思

(2012-12-21 14:34:02)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物教研组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反思
 
初二    生物组    张芳  

这一段时间我执教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节课,课后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本节课的知识看似简单,内容宽泛,实际上各部分内容的关系比较复杂、内涵深刻。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重视对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培养,特别运用我们团队“三大问题设置”教学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讨论,还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讨论,对概念“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层层深入地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物的多样性是近年来广泛出现在各种媒体的名词,但到底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如何,学生并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我从网上找到了一则关于新疆湿地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事例介绍给学生,学生看后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这样的情境导入不仅使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通过驱动性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你是怎样理解的?让学生初步感知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核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有怎样的关系,来进一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过拓展延伸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哪一方面,来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内涵的理解并学以致用。这些都在课堂上一一呈现,并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解决驱动性问题:“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你是怎样理解的?”为解决这个驱动性问题,我进行了以下设计: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初步感受生物多样性的三方面内容,然后完成导学案资料一、二、三的分析内容,进一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完成导学案内容时采用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时:(1)在交流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以及我国特有的生物种类多样性,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并告诉学生自然界还有很多生物未被发现,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在交流基因多样性时,特别关注基因的多样性这一难点内容。基因多样性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突破“基因多样性”这一难点,我选取了袁隆平院士对水稻杂交的研究、小华南虎眼睛是瞎的具体事例入手,这一正一反两个案例,让学生很清楚的感受到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基因多样性的减少所带来的危害。环境的加速改变,使得基因多样性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素材。这样具体有代表性的案例再加上深入的分析,使原本比较难于理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3)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一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在处理这一内容时,比较简单,没有拖沓浪费时间。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本节内容的核心问题,为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在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设计了资料四这一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用图示或文字箭头等形式表达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这样层层递进的设计形式,使学生在解决这一环节的问题时并不感到困难,而是水到渠成,并且在展示的环节,学生有十分简捷的图示和精彩的解说。在概括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后,又通过游戏“拆积木”,通过游戏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当生态系统某种生物消失的时候,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其他的生物可以进行一些调节;当一些生物绝灭的时候,生态系统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到一定的程度,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跨掉,无法挽回。通过游戏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地是将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的深奥内容形象的展示出来,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学以致用

在学生顺利解决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时,拓展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是保护什么?”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形式上看,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导致了很多珍稀的动植物物种灭绝或濒于灭绝。有些科学家估计,每灭绝一种植物,就会有2030种依赖于这种植物生长的动物随之消失。而生物的灭绝将直接导致基因的丧失,进而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也将殃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人类也是生物种类的一员。因此,我们一定要爱惜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这一结束语达到本课情感目标的升华。

虽然这节课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目标,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在用图示表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时,仍有部分学生表达不清或不知如何表达,今后在教学中应继续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