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養蝦之道~新手概念篇

(2013-01-24 13:12:44)
标签:

转载

養蝦之道
養蝦
.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有些人第一次設缸養蝦.即順利暴缸.但在次設缸後卻全軍覆沒.
許許多多問題.必須從基本著手.去認識.體驗.方能持續快樂的養蝦
依自己經驗.縱合以下幾點供新手參考.

1. :
        黑土的功能.在於緩慢釋放營養源.供藻類與微生物繁殖.
能長時間讓水槽內之水質保持一定的穩定度.例如: PH值..等等~      

        但是通常在設缸初期 .蚤類.會大量繁殖.但到了中期.上述兩種幾乎會消失甚至完全不見..此時育成率會降低是為黑土內所含之肥份遞減之緣故...      以致於市面上推出各式微生物產品.用來補舊土之不足..

        一般設缸模式.黑土的份量通常不少.所以需要長時間的養水.等到黑土釋放的營養源趨於平衡.與整個水槽過濾系統完全建立.才開始建議放蝦..其養水時間.因人操作手法不同而有所差別 (短至1天長至1~2個月)

        黑土之PH問題.對於PH高低.小俞是比較不去理會.(但還是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約莫在5~7之間).

        測量水槽內之PH通常是為了確定黑土的使用期限是否到了..但是如能正確(做水)即使用了2年的黑土.一樣能夠讓蝦隻生生不息.

        但這沒有一定公式與數據.許多人覺得PH低.育成率會較高.

        此問題就得見仁見智摟~
            
2.:
        常聽到許多人會說  我啥都不量只測TDS喔~

        為何可以啥都不量.只測量TDS.在這之前須先了解..自來水.RO水等等.需要先了解所將使用之水性.

        通常自來水或地下水不穩定因素較高.須靠經驗處理. RO.是最保險也最安全的水源.但是.由於屬純水.

        水中幾乎無任何營養源.所以得靠礦物質.微量元素.來調整適當水質數據..當然風險上比上述幾種水源來的安全.也較好處理.

        一般養水晶蝦.硬度(GH)約再4~5左右即可.TDS就得看您水源為何種RO水調製GH4~5 TDS約為200左右.以地下水來說.有時GH調到4~5 TDS已約為400左右~

        水的軟硬度對蝦蝦引響很大.就我們遇到過的問題.最常造成死蝦的原因即為GH的掌控..試驗中發現.GH(3~4)蝦蝦脫殼成功率較GH(5~8)蝦蝦脫殼成功率較低.但這也只是參考.還是要看個人操作手法.

        .設缸養蝦前.最好先決定用何種水源.在朝此水源如何調配為出發點.

        不建議.放蝦後再換水源.此舉有可能會讓整個礦物質元素在水槽內失衡.並無法確定判斷正確數據.

        例如: 設缸時選擇地下水源.也朝此方向做了攻課.曝氣.養水.等等.

        初期調製水源GH4 TDS400 一開始養蝦養的很順.到後期發現種種不穩定因數.而忽然轉換水源為RO.

        以上例子.如此的轉換水源會造成GH TDS 等等無法正確測量出來.而造.整個水槽礦物質含量亂七八糟.需依段時間的大量換水才能趨於穩定.

        但此過程.已造成蝦口重傷.小傷.輕傷.甚至死亡.所以此問題須注意~

        縱合以上.如果了解您的水源別.再利用兩者之間的關連.如我用地下水.測得TDS為180 GH為2  此時用礦物質添加劑將GH調製4~5

        再次測量TDS.所得到的數據.往後依樣畫葫蘆即可.只要測量TDS到之前設定之GH4~5的數據.如此可方便又快速的調配水源...而且...也可大聲的說我也素只量TDS喔!!

        其他測量就要看個人操作手法而去選擇所需之測試產品.當然也可用雙眼去測量(觀察)到這階段.應該以能隨意控制水槽狀態摟.
  
3.培菌:    菌種的選擇很重要.設缸前須先考慮.所想走的路線.

         1.
可在養水階段.選擇所需之數種菌種.錯開時間依序置入水槽內
         此作用在於.讓各不同屬性菌種.能在水槽各角落(濾筒等等).找到適合自己生存之位置.此方法建議再設缸養水初期.放蝦前2個禮拜.需要選擇單一菌種來做往後維持保養之動作

         2.
選擇單一菌種.從養水開始到日後維持保養接使用單一菌種.
 (此舉個人認為較為妥當)

         3
當添加分解酵素.來分解堆積於黑土內之有機物質.轉化為單
細胞藻類等營養來源~(分解酵素作用通常較強.建議每次使用1~2滴)

         
水槽內添加之菌種的作用力強.對蝦子來說可增強存活率.比較
不會水質稍微震盪.就造成蝦口死亡.故定期添加菌種來強化系統是有必要的.且硝化系統往往會不小心被其他菌種吞食或取代.故定期添加硝化菌種是為維持系統完善較保險的方法~
              
         5 濾.濾材之選用.隨人高興.但基本上所需濾材培菌面積.消化作用要大過水槽內所飼養生物之排泄物.餵食殘餌.等..但也不能太多.這會導致水槽過於乾淨.各微生物.單細胞藻類.微藻類.無法生存.進而影響蝦口繁殖育成之成功率
                
        6底抽與缸抽..

        底抽有個好處.蝦大便.或殘餌.經黑土腐生菌初步分解再慢慢沉入缸底.此時用底抽能將此有機物質迅速抽出水槽外.由前置濾棉收集...再底抽另一個好處是底床不易腐壞..也不必擔心缸出生小蝦被吸進濾桶裡..

        缸抽.選擇缸抽有許多原因.有些大大認為.缸抽能延長黑土壽命.並搭配厚土系統..基本上有可能達到厭氧菌生存.但是缺點為.有極大機率會造成底土腐敗.進而導致倒缸.建議日常維持保養須達到要求內.小仔蝦容易被吸進濾筒內.就算濾棉用細一點的.也常常會造成阻塞.造成需常常清洗 缸抽之濾頭

        氣舉底抽+缸抽.此方法普遍被人使用.是不錯的方式.以氣舉帶動. 底板內之汙水至槽中.再以缸抽方式過濾.此法可延長黑土壽命.並避免底床敗壞....

        但有些需注意的地方.此方法在初期可獲得不錯的效果..由於氣舉的力道與水流不大. 一但養殖一段時間後底板內推積過多有機物質一但堆積過多.....會發現氣舉出水口.常會不定時帶起一大堆底部淤泥. 而造成水槽內瞬間烏煙瘴氣..進而造成蝦口死亡.....

         建議要用此法法設缸.一開始設缸即要盡量調大.氣舉底抽之水量.並在往後持續保持水流量.讓底部淤泥.能有效率的排至水槽中.期下來.才不會造成底床污泥推積過多.而造成上述問題.

4.裸缸: 裸缸飼養.還是建議鋪上少許黑土.一來避免蝦子無附著力.倒至虛脫而亡.(裸缸加上水流.會讓蝦子無法在玻璃上附著).再者.土能夠生長各式微藻供蝦食用.(個人偏好裸缸.薄土飼養.)

        當然少了大量黑土的養分.蝦子食物來源勢必不足.此時就要靠當事者的經驗自己調整添加物與食物的供給.

         裸缸的好處是.能正確並準確的控制水質狀況.以人工方式營造蝦隻所需環境.但相對的風險也較高.經驗不足或一不小心即會造成倒缸危險!!
           
5.藻蚤: 這兩種.皆屬於水質的一種指標.不是一定需要水槽內有大量此兩種物質.蝦子才養的好.劍蚤.太多.仔蝦有可能會被劍蚤啃光.所以適量即可.

        蚤類的孳生為.水槽內微生物含量高.此現象最利於剛出生之小蝦.水槽內之微生物含量.可用添加劑來建立繁殖.
       
         在水槽置入添加物後.如發現劍蚤已有少數族群.此時添加物即可減少投入.如水槽內蝦口數量多.劍蚤數量相對會減少.但只要保持有劍蚤的狀態.那就小蝦育成應該都不低~
      
         藻類.藻類個人認為倒是不必太注重..只要水槽環境建立起來.光線足夠.養分足夠.藻相通常都不會太差.

6食物: 仔蝦一出生.為濾食水中微生物為主.一禮拜後之小蝦.已能慢慢自行尋找食物來源.主食為黑土或璧缸所孳生之微藻類.(個人認為璧缸綠藻蝦子不會去吃他.通常只看的到討厭的螺在食用.)此時可適量添加.

         酵素類產品藍藻粉或仔蝦專用飼料. 來提高小蝦食物來源.成蝦後之飼養可選擇多樣化食材.讓蝦隻 獲得均衡營養.

         仔蝦之食材有多樣化選擇.藍藻為例.優點在於:   營養價值高.小蝦育成率也不錯.由於屬高蛋白食材.非常容易造成NO3升高之現象.故需酌量添加.

        成蝦後飼料.市售款式非常之多.但是不見得每種飼料都合您家蝦蝦胃口.其實這點倒是不用擔心.蝦子跟一般生物依樣.會尋找自己目前最需求之食物.蝦蝦不吃.通常發生在新購入之蝦口身上.即為原飼主以馴餌..

        只要少量.餵食幾次目前所使用之飼料.沒吃完就移出水槽.慢慢馴化即可.~如水槽內之食物來源充足(如藻類.等等).蝦蝦也是不太吃飼料的..
          
        肥水.又稱菌水.成品常會有微微酒味或酸味..許多玩家會自行製作含有硝化菌種之菌水.此法沿用養殖業之(作水色)原理.            

        附含高濃縮之有效成分等等.能讓水槽在短時間內.達到適合蝦隻生存之(水色)藻相.雖能讓小蝦育成率變高.縮短成長時間.但由於屬濃縮高營養菌水.故建議能隨心操控水質後.在嘗試以此物品飼養.
       
7.換水: 換水前須先抓好水槽內之基本數據如.TDS200欲換之水量用礦物質添加劑.微量元素等調製TDS120.~150在緩慢到入水槽內.盡量抓到平衡點.讓水槽陣盪不要太大

        依此類推.並竟量避免一次大量換水.通常以換4分之ㄧ.或更少之水量..再.一般水槽如達到穩定之後.PH值通常不會變化太大

        由於有鋪黑土之緣故.通常能保持在一定數據.如果忽然大量換水.極可能會造成PH值震盪過大.導致蝦口死亡或重傷.
                      

8.觀察: 穩定完整的水槽.在水平面與壁缸上應無任何泡沫.如出現泡沫. 聞聞槽內之水應該會有異味.此時應加強菌種之添加與少量換水.完整的水槽之水應該要無臭味才算正常.
          
         蝦隻活動力.    好的系統.蝦隻就算躲在角落.或陰暗處.還是能夠看見不斷在土中覓食.如躲在角落.一動也不動.那就得注意或測量水質有時NO3真的過高也會造成此現象.

        如果再同一時間.有一定數量之蝦口拼命往上游就像是想逃出缸子一般.此時需注意水質.應該以呈現不穩定狀態.

        但是也不用過於著急.靜下心.先回想在這之前對水槽做了哪些動作.再來考慮如何改善.可先關掉電燈.這樣能讓蝦口平靜些.切記不要急著大量換水.此舉有可能造成蝦口再次受內傷.

         水質呈現白濁現象.通常發生在初設缸時期.為硝化菌系統還未建立.適當添加硝化菌種即能改善.如水槽已飼養蝦隻ㄧ段時間.忽然發生此現象.通常為整個硝化系崩解.原因有許多..忽然增加大量生物於水槽.導致系統無法負荷已至崩解.或原硝化系統建立的不是很扎實.又忽然添加不同屬性之菌種.導致舊系統之菌族被新加入水槽菌種取.導致水槽呈現一空窗期.此現象通常會導致水槽內之部分生物死亡

        以基本的觀察.蝦蝦活動力很低.常躲在角落.此時可能的原因有.水槽內
之礦物質元素失調.(某些成分比例太高). 水質發生異常.(硝化系統.作出問題 . NO3高到整個不行.)以上原因常會造成此現象發生.

         觀察蝦蝦大便如能夠呈現渾厚扎實條狀拖著走.那水槽狀況就算不錯摟.(代表蝦之適應良好.食慾大開).

         只要添家的菌種OK.再加強微生物酵素(益生菌類.蛋白分解酵素類)水槽通常能夠保持在穩定狀態..

9.數據  一般養蝦.有一個公式可循.這些數據是累積很多大大們的經驗而成.但是並不代表適用於每個人的水槽.設缸養蝦.數據一定要參考.但觀察水槽內之狀況自己再作微調.GH高或低.換水或不換水.可自己找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手法.

10.酵素 市售酵素通常通常會灌上微生物3個字.在此簡單介紹何謂微生物酵素.一般是藉由高營養成分之載體.添加適當菌種.充分發酵後之產物.此作用在於讓此載體置入水槽後.即可溶出發酵後之產物.直接藉由水槽內之硝化系統.分解轉化成微生物所需營養來源.此舉對於培養微生物是最快且直接的方法.但是前提還是需要水槽內有適當環境.供微生物繁殖..通常加入過多此類產品.會滋生出更多蟲類.如線蟲.渦蟲.等等.如發生此情況.只須少量換水幾次即可改善.

        在我們的實驗中.線蟲滋生的水槽蝦蝦育成率也不低.反到比劍蚤多的水槽育成率較為高.由於線蟲實在不怎麼好看.故一般人會視它為 敵. 如能屏除雜念.不去在乎線蟲...那倒也是提高蝦蝦育成率的方法之ㄧ喔

        酵素類產品.通常建議與硝化菌種錯開時間投入水槽.一般建議添加硝化菌種24小時以後.再添加酵素類產品.此方法可確保酵素順利被水槽系統分解..以達到最佳效果.
                
        !!最近看到一些討論微生物粉之效用.

        說實在此物品有加沒有加都OK.差別在於.水槽內之微生物含量關西到小蝦育成.又.可利用酵素內之蛋白分解酵素等等..分解底床堆積之有機物質

       當然酵素本身也是有機物.但好的酵素經充分發酵後.絕大部分養分也轉換成胺基酸.故投入水槽中能直接溶化出部分營養源...其餘固體狀又能充當幼成蝦飼料.且由於經過發酵.一般酵素的營養價值通常都很高.就算蝦口沒食用完.沉入底土內.還是會慢慢分解成微生物所需之營養單然也是要看個人操作方法.
               
         如水槽已達到所需求之狀態..其實啥咪都不用添加摟. !!                             .

縱合以上幾點.養蝦是否變簡單多了.

       以一個裸缸.適當培菌濾材.好的硝化菌種.套上RO水調配公式.這樣以能讓成蝦安全生存..在強化自己的經驗.繁殖與育種皆可順利進行..

        每個養蝦的大大都會有自己的一套系統與養法.但不見得適合套用於每個人養蝦還是需要從最基本的認識與持續觀察.改進.才能夠養出屬於適合自己的一套完整飼養方法.

        養蝦不需要高學歷.不需要是專業相關技術人員.也不需要一定是遺傳學博士只要有興趣.認真的看待.記取失敗的經驗.轉化成功的動力 

      只要記住養蝦.一定要養的開心~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