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式起跑》评课稿
(2014-07-17 08:05:51)
标签:
体育 |
分类: 学术交流 |
新罗区城区片小学体育暨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
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评课记录
《站立式起跑》评课
授课教师:肖桂英
评课:
学生对于跑步,或者说起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很喜欢跑步运动,也已经形成了他们熟悉的跑动姿势。他们对于站立式起跑动作的思维是,不用蹲下去而是站着,当听到老师发出起跑的口令时,迅速的向前跑出去。
“站立式起跑”是做好快速跑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主要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启动能力。对于单纯就起跑的学习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做到乐于重复和提高动作质量,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本课将游戏比赛与学习内容有机组合,起到了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提高了练习热情。整堂课是围绕启迪学生智慧,活跃思维、锻炼技能而设计的,教师动作要领讲解细致到位,能够有效的抓住课堂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指导纠错。
成功之处:学生积极练习,达到了课程标准,愉悦身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勇争第一的精神。课的结构完整,时间安排合理,有效的利用休息,游戏和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学习,减轻了课后压力。教师的专业的术语,技术要领讲解很到位,语言精练,能有效驾驭课堂秩序。
不足之处:
1、部分学生课堂过于活跃,导致了部分同学听不清教师的语言,应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2、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名人效应,比如展示一幅起跑连贯动作的图片。或者老师能和学生进行比赛,这样学生兴趣就会一下子就上来了。
3、在解决“同手同脚”这个环节,开始的时候老师要求在第一排同学跑步的时候,第二排同学充当裁判员,去判定前面的同学准备动作是否有错误,如果发现及时的报告,并改正。可后来的练习中,都是老师在观察和评价。这样就要求让学生裁判员的责职要更明确,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相结合。这样不仅学生关注了动作,教师也减轻了压力。
4、课堂教学安全因素。由于学生年龄小,身体的各机能还处于发育的状态,跑步运动中学生小脑对于身体直线前进的控制能力尚差,因此,跑动路线东倒西歪也实属正常。为了在练习中,锻炼学生的直线跑动能力,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将每一组学生跑动的路线都画上直线或者直接在跑道上进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