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四年级“仰卧推起成桥”教学设计(龙岩实验小学郭清霞)

(2012-12-11 11:24:5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案例

“仰卧推起成桥”单元教学计划

 

授课教师:龙岩实小   郭清霞   地点:龙岩实小   任课年级:四(2)(水平二)

人数:63人   男35人、女各28人          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

 

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和组织方法

 

 

 

 

1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结构和要领,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明确其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大部分学生能初步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发展腕、臂、肩和腰腹力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并能利用其技术进行联系与锻炼。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保护与帮助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重点:反手推臂,直臂顶肩,蹬地挺髋。

 

 

难点:手脚协调用力,推起成桥。

 

1.专门性辅助练习:花瓣组合、肩上推手、俯卧手扶脚挺身练习。

2.一人帮助保护下的仰卧推起成桥。

3.个人初步完成仰卧推起成桥。

4.游戏:

趣味羊角球往返接力

要求:互相鼓励,遵守规则。

 

 

 

 

2

 1.认知目标: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能掌握仰卧推起成桥基本动作,并能利用其技术进行联系与锻炼。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基本动作和直臂顶肩、蹬地挺髋的动作方法,发展上、下肢力量和身体柔韧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敢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敢于在体育活动中乐于学习和展示自我。

 

重点:直臂顶肩、蹬地挺髋、推起成桥。

 

 

难点:直臂顶肩、挺髋充分。

 

 

1. 俯卧手扶脚挺身练习。

2.两人一组的跪地挺髋练习。

3.“我能行”的分层教学。

4.辅助教材:跪爬接力

 

 

3

1. 认知目标:通过考核能掌握仰卧推起成桥基本动作,能正确的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技能目标:检查学习效果,直臂顶肩、协调用力、挺髋充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展示良好的身体姿态。

 

重点:动作正确、协调、优美。

 

难点:协调用力、挺髋充分。

 

 

1.公布考核标准。

2.考核:仰卧推起成桥

(含技评)

3.等待组做游戏。

4.公布成绩,正确评价激励。

 

 

技巧:“仰卧推起成桥”教学设计(一)

 

执教:龙岩市实验小学   郭清霞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运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图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体味到“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我成功”的愉悦感受。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四肢力量得到增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同时还在展示成果时教育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课题:仰卧推起成桥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课时

  本课选择的主教材:仰卧推起成桥是学生喜爱的技巧类项目,它能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素质。经过3年多的体育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技巧动作,对技巧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课旨在通过学生的练习,掌握《仰卧推起成桥》技巧动作,并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并能利用其技术进行联系与锻炼。

  本课的辅助教材是游戏:趣味羊角球往返接力。游戏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集体的合作精神,培养团结互助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对象:小学四年级(水平二)   人数:40人  男、女各20人

  本学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勤奋好学、善于模仿、组织纪律性较好等特点,对具有挑战性的仰卧推起成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帮助学生逐步递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结构和要领,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明确其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大部分学生能初步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发展腕、臂、肩和腰腹力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并能利用其技术进行联系与锻炼。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保护与帮助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教学程序   

(一)开始热身部分

  课的导入由“石头、剪子、布”这个小游戏开始,接着是一般性准备活动:在动感音乐伴奏下的韵律操。活跃课堂气氛,活动开关节韧带,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提高部分

  1.专门性准备活动:设计了三个小练习“花瓣组合、肩上推手、搭元宝”,既调动兴趣,又紧扣主教材。

  2.在主教材“仰卧推起成桥”的学练过程中,通过教师提问拱桥的形状,亲自示范,再边出示图片边讲解,给学生先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表象,教会学生本课次动作要领。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作要领口诀化、分层教学法、激励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互相观察,互相正确评价,并积极体验,互相帮助,挑战自我。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教师请学生出列进行动作演示,提示学生认真观察并分析,体验正确的动作要领。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纠错练习,激励学生挑战自我、展示自我。

  3. 辅助教材:趣味羊角球往返接力。充分利用体操垫设置“小台阶”,把学生分成4组,每组同学依次骑羊角球跳上跳下各自组的每块垫子再返回,将羊角球交给下一个同学。让学生在紧张愉快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灵敏性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整理恢复部分

  1.课的结束在《雨中漫步》的优美钢琴曲伴奏下,师生坐在垫子上共做放松操以达到身心放松。

  2.小结。

  3.布置收拾器材。

六、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大部分的学生能初步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技术。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为15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为120'次/分左右,全课练习密度为50%左右。

七、教学中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有一小部分学生的蹬地挺髋意识较差,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学生自主练习时发现后,及时引导他们正确的用力方法和进行跪坐挺髋练习。

  2.有些学生因为因为手脚不能协调用力,推起的桥很低,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羊角球托腰顶背的方法,以达到本课次目标的完成。

八、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课前检查场地是否平整,清除场地中尖锐物体,并合理布置好场地器材的。同时在学练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课后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把器材搬回保管室并摆放好。

九、本课的亮点:

  执教者能利用主教材所用到的体操垫贯穿整堂课,很好地利用了“一物多用”的原则。并采用多样化的身体素质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仰卧推起成桥”课时计划

授课教师:龙岩实小   郭清霞   地点:龙岩实小   任课年级:四(2)(水平二)

人数:63人   男35人、女各28人          时间:2011年10月 日(星期 

教学

内容

1.主教材:仰卧推起成桥

2.辅助教材:

游戏:趣味羊角球往返接力

教学重点:反手推臂,直臂顶肩,蹬地挺髋。

教学难点:手脚协调用力,推起成桥。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结构和要领,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明确其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发展腕、臂、肩和腰腹力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并能利用其技术进行联系与锻炼。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保护与帮助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检查学生的出勤及着装。

3.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

3.安全教育

4.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

 

 

 

 

二、一般性准备活动

1.小游戏:石头、剪子、布

 

 

2.韵律操:(共六节,4×8),在音乐伴奏下随教师一起跳。

a.伸展运动

b.头部运动

c.体侧运动

d.体转运动

e.跳跃击掌

f.全身运动

一、组织: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图一:

要求:

1.精神饱满,思想集中,遵守纪律。

2.快、齐、静!

二、组织:四组分别站在各自垫子前后。

图二:

 

 

 

 

 

 

 

 


教与学:

1.教师启发学生做游戏。

2.师生在音乐伴奏下共跳韵律操。

要求:充分活动开全身各个关节。

 

2’ 

 

 

 

 

 

 

 

 

 

 

 

5’

各1次

 

 

 

 

 

 

 

 

 

2次

 

 

 

4*8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一、专门性辅助练习

1.游戏:花瓣组合

2.肩上推手练习

3.搭元宝练习(俯卧手扶脚挺身练习)

 

 

 

 

二、主教材:仰卧推起成桥

1.动作要领:

反手推臂,直臂顶肩,蹬地挺髋,手脚协调用力,推起成桥。

2.保护与帮助的动作要领:

站在被保护者的体侧,双手环置于被保护者的腰部下方,帮助其向上挺髋并直臂顶肩,再帮助其轻轻放下。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反手推臂,直臂顶肩,蹬地挺髋。

(2)难点:手脚协调用力,推起成桥。

4.易犯错误:

a.推臂不直,没抬头。

b.挺髋不够。

5.纠错方法:

 a.跪坐挺髋练习。

 b.利用羊角球帮助托腰顶背。

三、游戏:趣味羊角球往返接力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排头同学骑羊角球跳上跳下各自组的每块垫子再原路返回,将球交给本组下一个同学,依次进行,按小组完成的速度定出优胜组。

游戏规则:

1.必须在起跑线后接到球方可出发。

2.往返都必须跳上跳下自己组的每块垫子。

一、组织:练习队形同图二

教与学:

1.教师请学生配合示范花瓣组合与肩上推手的动作。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练习。

3.教师启发学生做搭元宝练习,学生集体听口令练习。

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体验上体后倒、抬头、推手和反弓的肢体感觉。

二、组织:练习队形如下 图三:

 

 

 

 

 

 

 

 

教与学:

1.教师示范并结合技术挂图讲解仰卧推起成桥动作要领。

2.请一个学生配合,师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3.学生两人一组在保护与帮助下统一听口令练习仰卧推起成桥。

4.学生展示,师生共评。

5.集体纠错:跪坐挺髋练习。

6.听口令练习一人帮助保护下的仰卧推起成桥。

7.分层教学。

8.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错。

9.小组展示。

要求:动作有序统一听教师的指挥。

一、组织队形如下:图四

 

 

 

 

 

 

 

 

教与学:

1.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方法,讲明游戏规则。

2.学生听到哨声后开始出发,依次进行。

3.同伴之间互相鼓励,遵守游戏规则。

6’

 

 

 

 

 

 

 

 

15’

 

 

 

 

 

 

 

 

 

 

 

 

 

 

 

 

 

 

 

 

 

 

 

 

9’

2

|

3

 

 

 

 

 

3

|

4

 

 

 

 

 

 

 

 

 

 

 

 

 

 

2次

 

各1次

 

 

 

2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1.在《雨中漫步》的优美的琴曲伴奏下,师生一起坐在垫子在做放松舞。

 

2.课的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组织:如图五所示。

图五:

 

 

 

 

 

 

 


教与学:

1.听音乐,在垫子上师生共做放松操,以达到身心放松。

2.师生共评。

 

 

要求:

1.动作尽量舒展,放松。

2.学生积极发言。

 

3’

 

 

各1次

器材

篮球场一个,录音机一台,体操垫22块,挂图一张,羊角球4个。

预计负荷

预计练习密度:全课练习密度为50%左右。

预计运动量:最高心率为15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为120次/分左右。

 

 

 

 

 

 

 

 

 

 

 

 

 

 

 

 

 

 

 

 

 

 

 

 

 

 

 

 

 

 

 

 

 

 

 

 

 

 

 

 

 

 

 

 

 

 

 

 

 

 

 

 

 

 

 

 

 

 

 

 

 

 

 

 

 

 

 

 

 

 

 

 

 

 

 

 

 

 

 

 

 

 

 

 

 

 

 

 

 

 

 

 

 

 

 

 

 

 

 

 

 

 

 

 

 

 

 

 

 

 

 

 

 

 

 

 

 

 

 

 

 

 

 

 

 

 

 

 

  课后反思:经上课,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大,体操基础较弱。在教学过程中,保护与帮助的学生不太积极,没有及时移动导致无法有效地保护与帮助。在技能目标上,本课通过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能较好得完成。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教材的特点,采用激励法、优美示范法、个别纠错法、专门性准备练习,取得了显著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课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