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014-03-30 18:28:45)

 

一、教学理念

1、教学理念新,改革意识强。

2、以学生为本,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正确处理教与学、知识技能与过程性目标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知识与技能   ●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 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 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 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 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 思维。  ●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比较、推理、证明、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活动形成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 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2. 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与本领域教学特点。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4、

三、教学内容

数学学习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挖掘教材资源,

1、领会编者意图,保证科学性,重视系统性、逻辑性。

2、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能灵活处理教材,大胆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合理开发和组织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的逻辑体系。

4、教学内容容量适度。

四、教学过程

1、教与学的活动安排合理。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交流与评价的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适时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的思维留下充分的空间,重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及时的评价,信息反馈及时、全面,指导到位。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和谐互动。新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善于质疑、问难。重视学生的思维与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体验。

2、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   

环节紧凑,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与处理得当,把握重点,突出难点,过渡自然。  

练习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形式多样。精讲巧练,。

3、选择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五、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
        2、手段、教法选用得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能够从实际出发,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3、发扬教学民主,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六、教师素质

1、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

2、关注课堂的生成,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

3、组织教学能力、调控能力强,应变能力强。

4、能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5、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简练;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七、教学效果

1、达到并全面落石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积极性高,思维活跃,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目标达成度高,情感与态度得到培养。  学生会学,学习主动。  课内练习正确率高。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2、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3、教学特色突出。

七、体现数学学科特点。

1.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2.学生有机会经历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

3.符合数学教学各领域的教学规律。

数与计算:

(1)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2)注重培养符号意识。(3)提倡算法多样化。(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空间与图形:(1)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3)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统计:

(1)学生有机会经历搜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2)引导学生对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3)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

(1)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